岐山新发现唐代《王承宪墓志》考释——由王武俊家族墓志考察其家族世系
向传君
2016年11月1日,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收到巨九科等6位村民捐献的一方墓志。据巨九科介绍,这方墓志是在岐山县京当镇驸马庄村贺家组的崖面上取土时发现的,同时还发现一处带有23米长甬道的空墓葬[1]。笔者从新闻上了解到,这方墓志和唐代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镇有关,志主王承宪系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之孙、王士真之子、王承宗之弟。笔者几经周折,有幸从一位记者朋友手中获得这方墓志的照片,得以录下该志。《王承宪墓志》记录了三代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王士真、王承元及王武俊之父路俱的履职情况,又反映了唐代著名的“建中之乱”和“元和中兴”的史实,同时又体现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演变,对于研究唐代成德镇的割据及后期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