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大非川之战与赏罚不信问题
李学东
学术界关于唐蕃大非川之战中唐军失败的原因,研究成果颇多。刘安志先生从当时唐朝西北边防的整体战略布局出发,认为薛仁贵出兵大非川并非是一次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唐朝采取的一次“围魏救赵”的军事战略,大非川之战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也达到了使吐蕃军队回援,解救西域困局的目的[1];立足于大非川之战这一局部战争,来分析唐军失败原因的学者亦不在少数。如吕博从“天时”角度指出通过星占预言战争的成败得失,对军事指挥将领所造成的心理作用和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星象对统兵将领薛仁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为唐军战败的因素之一[2];林冠群先生和于赓哲先生分别从“地利”的角度分析了唐军战败的原因[3];周伟洲先生、陈楠先生与才让先生分别从“人和”的角度阐述了唐军败北的因素[4]。然而上述研究成果均未注意到赏罚不信对于大非川之战胜负的影响,今拟在诸先学的基础上,对于赏罚不信与大非川之战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点不太成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