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神道两侧石像生

3.取消神道两侧石像生

在唐代帝王陵墓中,唯昭陵神道两侧未立石像生。受古代交通工具、起重工具的制约,远距离搬运大型石块历来是最耗费人力财力的工程。贞观君臣为节约民力,毫无遗憾地放弃在昭陵神道两侧立石像生。太宗时,只在北司马门刊刻了昭陵六骏,而且放弃圆雕形式,采用高肉浮雕法。太宗之所以这么做,仿照佛教高肉浮雕艺术固然是原因之一,可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节约。安葬太宗时,一些少数民族首领感太宗恩德,欲以本蕃丧葬礼俗,“杀身殉葬”[28],太宗早有预料,遗诏不许,继位的高宗乃刊刻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石像于北司马院,人像高皆约1.5米,即是昭陵十四国酋长石刻像。刊刻这两组经典石刻的费用,对于国力强盛的唐王朝来说,宛如沧海一粟。贞观君臣的俭约理念,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