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号”
由于哈德逊的名声因前两次探险失败而受损,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一番考虑过后,才决定雇用哈德逊再次穿过东北通道。然而,哈德逊明确告诉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们,他认为通往亚洲的通道其实应该是在西北方向,需要横跨北美洲才能到达。他这一观点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他的朋友约翰·史密斯,他是一位英国探险家。史密斯曾帮助在弗吉尼亚建立殖民地,曾说他认为弗吉尼亚北部某处有一个通向亚洲的海峡。
东印度公司官员拒绝了哈德逊向西探险的请求,哈德逊也同意遵循这一禁令,但是人们怀疑,当他1609年5月6日从阿姆斯特丹出发进行第三次探险时,是否真的接受那一禁令。他登上“半月号”小船(与东印度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称之为“快艇”)。船上共有18名船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是来自伦敦的50岁的水手罗伯特·朱特。朱特是个乖戾的反抗者,他将在哈德逊的一生中乃至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哈德逊这次著名的探险之旅的日志基本上都散佚了,仅剩朱特的记录。
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后,“半月号”向北沿着挪威海岸线航行,绕过所谓的北角,然后向东航行进入巴伦支海。哈德逊很快发现自己到达了新地群岛,群岛从俄罗斯北部海岸伸向北冰洋。在这片危险的海域,他面对着浮冰、狂风、暴雪和冰冻,这一切是这个荷兰人以及他的船员们(来自英国或荷兰)都不适应的。因为他们之前大部分航行都是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天气晴朗的地方。然而哈德逊一直坚持到5月中旬,他意识到当时已经出现了叛乱。他的手下拒绝再向前航行一里格,要求他立即掉头。一般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怀有自尊心的船长会屈从于这样的命令。因为在远海,一船之长就是船上的“上帝”,但是哈德逊似乎对叛乱有所准备,甚至还欢迎此次叛乱。
根据哈德逊提供给荷兰律师伊曼纽尔·冯·梅特伦(他负责帮助东印度公司与哈德逊联系)的记述,哈德逊将航海图展示给叛乱者,指出他们应该去美国海岸“大约纬度40°的地方”。哈德逊说,“他的朋友史密斯船长……告诉他就在南部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以北,有一片海域通向西部大洋”。
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哈德逊将船掉头,向西航行,穿过巴伦支海。这是在违背东印度公司禁止他探索西北通道的命令,这也可能是他没有率领“半月号”返回阿姆斯特丹进行整修,而选择直接一路向北美航行的原因。“半月号”在击退暴风骤雨的过程中,前桅被破坏,接着在北大西洋季风中航行,最终于7月3日到达了纽芬兰海岸。看到了罗伯特·朱特所说的“一大队法国人”在外滩群岛捕鱼。他们遇到了3艘船,但并没有打算和他们联系。7月13日,他们终于到达了能看到新斯科舍省的塞布尔角岛海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