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有任何怀疑”
共同经历了这次艰难的探险后,伯顿和斯皮克两人之间的分歧变得越来越明显。伯顿作为探险队的首领,并不喜欢斯皮克外出狩猎。他认为狩猎浪费时间,而他自己却能够与阿拉伯商人坐着聊天长达几个小时,斯皮克则在一旁不安而愤恨地来回踱步。伯顿的求知欲简直强烈到疯狂的地步(他曾在一处与30只猴子住在一起,而目的仅仅是想要拼出一个关于猴子的词)。同时,就非洲人而言,他还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一页页地书写非洲人的懒惰、酗酒和愚蠢。
而斯皮克不喜欢书籍,也没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但他对遇到的当地人却不做如此苛刻的评价。伯顿脸上锯齿状的红色伤疤和闪闪发光的黑眼睛使人们联想到魔鬼。尽管斯皮克没有伯顿那惊人的傲慢和特别的相貌,他也并不像伯顿那般自负。伯顿准确而又犀利地写道,在“谦逊一面”的背后,斯皮克拥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尽管他小心隐藏,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密友怀疑它的存在”。
当伯顿在塔波拉逗留与阿拉伯商人交谈时,斯皮克变得越来越不耐烦。斯皮克终于向伯顿提议想要进行某种探险,即一次“短暂的探险”。一些谣言说,北方还有一片比坦噶尼喀湖还大的湖泊,叫做尼亚萨湖,历经3个星期的旅行就能到达。十分厌恶斯皮克的伯顿索性让他前去。结果,这一决定成为伯顿一个重大的,乃至改变人生的失误。
1858年7月10日,斯皮克率领一小队人出发。3个星期后,他站到了一片广阔湖泊的岸边,显然它比坦噶尼喀湖大很多,斯皮克写道,这片湖泊“极其宽阔,以至于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极其漫长,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长”。斯皮克站在黄色沙滩上,湖面微风吹拂着头发,他突发奇想,凭直觉获得了某种确定,“我脚下的这片湖泊孕育了那条备受关注的河流,这正是那条河流的源头,这正是诸多探险家苦苦思索的对象和一直探索的目标”。
斯皮克补充道,“我不再有任何怀疑”,那条河就是尼罗河。他以女王的名字将这片湖泊命名为“维多利亚湖”。他只在那里停留了3天,便回到塔波拉。当他告诉理查德·伯顿他的发现时,伯顿在日志中尖刻(而嫉妒地)写道:“[斯皮克]回来宣布他已经找到尼罗河源头这一惊人的消息时,我们几乎没有……吃早饭……这个幸运的发现者虽然信念坚定,但理由却没有说服力”。
但据斯皮克的记录,伯顿愤愤不平地听他讲述,虽然没有立即反驳他,但是他也能够看出伯顿听到这个消息并不高兴。斯皮克后来写道,“伯顿是那种从来不会犯错的人,自然也从不会承认错误”。
那天早饭过后,一场争执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