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通道

寻找通道

第二天早晨,“半月号”继续向河上游航行,而这条河日后以哈德逊的名字命名。哈德逊河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河口,它全长510千米(315英里),海水深入内陆达100千米(60英里),潮水也向北部的纽约州延伸255千米(157.5英里)。起初哈德逊和“半月号”的船员们极其兴奋。马纳哈达以北的几百英里处,即后来被称为“塔潘泽”的地方附近,河流宽达5千米(3英里),这对并不知道美洲大陆宽度达5000千米(3000英里)的哈德逊来说,他一定非常喜欢这里,因为这里能够带领他去亚洲的宽阔海峡。

朱特还是同以前一样,郁郁寡欢地写道,更多的独木舟开始靠近船只:“这天早晨来了……28只独木舟,上面满载着未背叛我们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但是我们看出了他们的意图,并没有准许任何人上船”。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在攻击时,将他们的女人和孩子置于危险之地似乎是极不寻常的。因此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与法国人进行过贸易,因此也假定这些欧洲人也想与他们进行贸易。尽管面对一片美丽的景象:高高的悬崖,河流西侧的栅栏,森林里不断飘向东边的色彩鲜艳的秋叶,朱特总是认为处处暗藏危险。太阳依旧没有下山,天气也还暖和。令朱特懊恼的是,9月15日早晨,“我们之前绑架的两个野蛮人跳出舷窗迅速游走了。在我们航行的过程中,他们轻蔑地向我们喊叫”。

然而几乎在同时,笔直的河流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转弯。哈德逊在现在美国西点军校所在的海角处急剧转弯,沿S形行驶,河面也随之骤然变窄变浅。然后,河水再次变宽。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哈德逊平均每天航行30千米(20英里),他知道这条航路几乎可以肯定不是通往任何地方的海峡。河水渐渐变得越来越浅,里面充满了淤泥和沙洲,丰富的经验告诉哈德逊,他显然是到了河流的上游源头。

大约在如今的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以南60千米(40英里)处,哈德逊停下来,允许自己与划独木舟外出航行的印第安人共同进餐,仅存的哈德逊日志选段讲述了这一故事:

我与一个部落酋长一起乘坐独木舟到达岸上。这位酋长年事已高,掌管的部落包括40个男人和17个女人……酋长立即派两个人带上弓箭去寻找野味。很快他们带回了一对鸽子。他们还捕到一只肥狗,急忙从水中捞出贝壳剥去狗皮……当地居民待人极好,当他们得知我[晚上]不与他们共同过夜时,他们猜想也许是因为我害怕他们的弓箭。于是他们迅速将箭折断,扔进火中。

哈德逊的日志比朱特的记录的语气要合理得多,这也使人不禁怀疑,哈德逊对船只的掌控程度究竟如何。而当他们与“野蛮人”进行小规模战斗时,又是谁在真正控制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