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空白点

地图上的空白点

新几内亚是世界上仅次于格陵兰岛的第二大岛,其两端距离大约2500千米(1500英里),相当于伦敦到莫斯科的距离,但是二者的文明程度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新几内亚每平方千米的山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高矮错落的山峰构成贯穿整个新几内亚的脊柱,最高峰高达4500米(15000英尺)。对于飞行员来说,中央高地被称为“破碎的瓶子”。因为从空中看,白垩悬崖就好像散落在这片风景中的陶瓷碎片。一些山峰顶部覆盖着积雪,而且还有活火山。山脉流出的河水因蚀刻作用而形成深谷,深谷上方云雾缭绕。

新几内亚是一个严守秘密的国家。早在40000年前就已有人在那里定居,但直到1526年欧洲人才发现它。当时,一位西班牙船长航行至此,将其命名为伊哈斯·道斯·巴布亚斯-巴布亚斯,这个词语在马来西亚语中意为“头发卷曲的”。这是根据当地人“野蛮的发式”而命名的。后来,一位西班牙人将其称为新几内亚,这是因为这里的岛民使他想起了非洲海岸的几内亚人。但事实上新几内亚居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不同。他们分属于许多敌对部落,并没有其他地区的世袭酋长制或是等级制度。反而,权力掌握在那些展示了社会人类学家所称的“侵略性的个人主义”的人手中。

数个世纪以来,没有人曾真正靠近过新几内亚:这里地势崎岖,当地人难以预知,割取敌首和同类相食十分盛行。但到了19世纪末,欧洲人决定瓜分新几内亚岛,此岛逐渐成为不断扩大的世界大国博弈中的一枚战略棋子。岛屿的西半部分(如今是印度尼西亚领土)归荷兰所有,而东半部分的北部归德国所有,南部则归英国统治。一战后德国战败,因此岛屿东半部分的领土都归澳大利亚管辖,其中北部被称为委任统治地,而南部被称为巴布亚岛。

20世纪初期的新几内亚地图海岸线界线清晰,河流密布,支流众多。但这些精确标记的路线却在到达岛屿中部时戛然而止,因此留下一大片空白点。地图上的这些空白点有时被标记为“未知”或是“未被探索”,但经常只是留作空白。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非洲、南北美洲、北极和澳大利亚地图上的空白点都已渐渐消失,而新几内亚中部地图上的空白点却依然存在着。

到了20世纪20年代,淘金者渐渐开始探索这里湍急的河流,并且越来越接近中部高地那片未知的领域。正如米克·莱希所说,这个地方被认为是“一个山脉上森林茂密而无人居住的大片混乱土地”。1930年,他的第一次主要探险将彻底改变这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