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建故乡

4.遍地英雄建故乡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建设力量,于是大批战斗英雄开始回归故土,完成职业的转变,其中就包括当年那些誉满蒙山、威震敌胆的沂蒙汉子。

跟宋美续、唐嘉告比起来,民族英雄王保胜回到故乡的时间,比前者晚一点,比后者早一点。

蒙山飞虎队的英雄宋美续,离开队伍的过程简单得令人愕然。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大喜之日,他对组织说:“我参加八路的时候,跟大队长王保胜就说好了,打跑了鬼子,俺就回家娶媳妇生孩子,种庄稼过日子。眼下鬼子已经认输了,一个个都蹿圈了,俺也该回家了。”说完,他把双枪一缴,没等上级答复,就径自走了。

山难移、性难改,跟日军生死较量了多年,宋美续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当年宋美续是被汉奸撵着被迫上蒙山的,这次他是哼着小曲自愿下山的。

当王保胜回到故乡时,宋美续已经从一名“说打你拇指绝不会打掉你食指”的神枪手,变成一个熟练的庄户把式了。

王保胜是迄今为止在沂蒙能够找到的唯一全程参加抗战的民族英雄,他的传奇具有唯一性。即便在整个沂蒙山根据地,王保胜的经历都是罕见的。这也是自2017年开始,我们千方百计游说当地政府给王保胜建一座纪念馆的原因。

1945年春天,王保胜部再次升级为八路军主力,这是他第三次率部升级为主力部队了。这次鲁中军区组建特务营,分区司令员钱钧挑来选去,认为最合格的特务营营长非王保胜莫属。令钱钧颇感意外的是,军区司令王建安当场就拍板决定了。1945年6月,王保胜奉命率特务营攻打日军的协庄煤矿,不幸被日军的炮弹击中。重伤昏迷的王保胜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与日军的增援部队遭遇。在监狱里,他遭受了51天惨无人道的酷刑,被日军砸碎了膝盖,挑断了脚筋,用刺刀戳伤了肺,用辣椒水灌坏了胃,用皮鞭抽伤了全身……

然而,宁死不屈的王保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指挥官不见了,这件事惊动了整个军区,鲁中军区大司令王建安命令三分区司令钱钧:“王保胜跟鬼子打了几百仗都没事,他死不了!你们给我把人找回来!”钱钧命令情报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找不到王保胜,你们都回家抱孩子去!”一张寻找英雄王保胜的大网,在高层的关注下秘密拉开了。

51天后,便衣侦察兵在混乱的协庄据点外,发现了失去人形、只能爬行的王保胜。

英雄不能无后人!于是由钱钧司令做媒,八路军女战士、山西人吴娟来到了王保胜身边。王建安说:“革命需要后来人,王保胜同志,军区给你两个任务,一是到荣军医院养伤,另一个是和吴娟同志为八路军多培育几个后来人。”

一向严格执行命令的王保胜,这回打起了折扣。他对妻子吴娟说:“咱俩都是共产党员,咱不能给党和国家添乱,回家吧,咱们种地养活自己。”就这样,王保胜回家了。

王保胜有腿但不能走了,有手却不能干活了。抗日战争初期,在塔佛山战斗中,能同时跟三名日军拼刺刀的王保胜,如今坐在轮椅上寸步难行,一天要靠12种药物才能维持生命。除此之外,他一天还要打5次针剂。为了不麻烦医生,他对吴娟说:“你来吧,大不了就多练几次,鬼子的刺刀都穿我六七回了,一个针头才多大?”

北仲村出了个王保胜,自然就有一批青年人跟着他参加了八路军,而土匪刘黑七从锅泉村带出一批土匪,汉奸队长张纯从他村里带出一批“二鬼子”……这就是沂蒙人经常说的“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王保胜带领县大队死守蒙山根据地,于是“逮不着兔子扒狗吃”的日军、汉奸、土匪们,时常组团“光顾”北仲村,带来一场又一场灾难。

1950年,王保胜回到故乡时,北仲村早已被敌人烧得面目全非了。

故乡以极大的热情欢迎英雄回家。

威震西蒙山的区中队长唐嘉告来了,他背着猎枪,手里提着两只野兔走进北仲村。还没有进王保胜的家,他就喊起来:“王连长,酒温好了吗?”

跟他一起来的是飞虎队的英雄宋美续。

简易的草屋里,几个大英雄聚会了。

王保胜问:“唐大胆,你不是跟着大军南下了吗?”

唐嘉告大大咧咧地说:“走到安徽,组织上就把我留下来,那里湖匪多,咱就在芜湖当了几年县大队长专门剿匪。地方安定了,咱又回到费县武装部了。咱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让咱坐办公室当干部,咱哪受得了那份憋屈?这不,干脆回家了。忙时种种地,闲时打个猎,自在。”

王保胜的身体彻底垮了,当年一斤酒都不在话下,如今滴酒不敢沾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啊!不过,他还是让吴娟从仲村镇山西人开的酒坊里,弄回几坛子高粱酒,让这帮生死与共的弟兄来耍一次酒疯。那时候穷啊,多亏了唐嘉告。他跟日军打了7年,又跟国民党反动派打了4年,枪法越发准了。每次聚会,他不是带几只胖胖的野兔,就是弄一条肥得淌油的狗獾子或几只野鸡。吴娟用萝卜或白菜炖上一锅野味,就算是有酒有肉了。

酒过三巡,王保胜问:“宋二愣子,你过得怎么样?”

宋美续说:“有十几亩地种着,有口热乎饭吃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起战争年代好到天上去了,知足了。”

王保胜摇摇头,说:“你说得不对头啊,咱们当年为什么打鬼子?”

唐嘉告说:“救民族,救国家,救自己。你招兵时不是常说这句话吗?”

上级为了让王保胜了解国家大事,同时也算是给他解闷,就给他配了一台收音机。王保胜腿脚不中用了,可是他耳朵灵啊,天天听广播电台。王保胜说:“毛主席说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胜了政治翻身仗,还要打一场经济翻身仗。这场仗依然需要党员干部带头搞好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吃好饭,过上好日子。老宋啊,你得带个头啊!”

宋美续啃着兔子腿说:“种庄稼又不是打冲锋,带什么头?”

唐嘉告接着说:“咱们不是又跟美国鬼子打上了吗,要带头冲锋,去朝鲜啊!”

王保胜说:“你也是当过县大队长的人,你应该更明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宋美续抢了一句:“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呗。”

这应该是宋美续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了,就像当年他被日军骑兵狂追三十里,在近乎虚脱的情况下,一口气喝了二十多个生鸡蛋一样,这样的记忆是刻进骨子里的,到死都不会忘却。他记得1942年冬天,他跟王保胜等人被日军死死地困在蒙山上,整个县大队就剩一床被子的时候,王保胜还津津有味地给战士们讲这句话呢!

王保胜说:“宋二愣子好记性。”

宋美续说:“就拿我家来说吧,地是分到了不少,可是牛呢?鬼子杀,土匪抢,耕牛都让他们吃了,眼下耕地全靠人拉犁呢!”

王保胜说:“你说的都是实情,当年咱们拉队伍、打鬼子,不是连一杆枪都没有吗?才几年啊,咱们机枪、大炮都有了。嘉告,你还记得当年派你去泰宁县任区队长时说的那句话吗?”

唐嘉告问:“是你不放心,一路上叨叨,我听烦了说的那句?”

王保胜说:“就是那句。”

唐嘉告说:“不就是炮楼里的那些枪炮吗?不出一年,我都给你弄回来!”

王保胜说:“记住就好。人哪,什么时候都得有这股子争强好胜的精神。我在林海雪原参加抗联时,周保中军长说过,咱们中国的事,只有共产党能办成,也只有共产党能办好。我跟鬼子打了这些年,就把握准了一条。”

这两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王连长,天不服地不服就服王保胜的家伙问:“卖什么关子!说吧,哪一条?”

王保胜坚定地说:“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