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一个人都好
明天就要启程回故乡了。
从武汉郊区的玉笋山公墓到石门峰陵园再到扁担山公墓,王志刚麻溜地转了一天,傍晚才确定了扁担山公墓,价格虽然高一些,但是距离市区较近,此后每年祭扫的时候都会省去很长的路程和很多的时间。
沂蒙人祭祀逝去的亲人,一年有好几个节点,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春节。每一次祭祀都需要到坟前跪拜,这是远在异乡的人无法做到的。自从老人过世后,每年的清明节王志刚就感到非常痛苦,武汉三镇与老家沂蒙山区远隔千山万水,上坟的日子不能回到父母坟前给他们燃上几炷香,烧上几刀纸钱,磕上几个头,成了他无法释然的心结。
经过多次心理斗争,王志刚决定今年春节回老家把老人的骨灰带到武汉,找一个公墓安放,这样每年都可以到墓地祭扫。再者,自己已在武汉娶妻生子,百年之后也会葬在这里,到时候就和逝去的父母永久相伴了。有子女在,坟墓就不会荒芜。
晚饭后,王志刚坐在书房里,和儿子谈起了故乡。刚刚开蒙的儿子出生在武汉,喝着长江水长大,对于遥远的沂蒙没有概念,对发源于岐山的洗耳河没有记忆。在他的内心深处,武汉就是他的故乡。所以,当王志刚虔诚地跟他谈起故乡时,他的目光里满是疑惑。
一位旅美女作家的一篇很短的小说,写到她对故乡的理解:哪里才是你的故乡?只有那个地方埋着你的至亲那把老骨头,那里才是你的故乡。这位作家发自心灵深处的对故乡的忏悔,是真诚的。每次看到“沂蒙山区”这几个字,王志刚都有一种隐隐的激动,那个儿时带给他无限欢乐的山水环绕的小村庄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
这几天,王志刚和妻子熊芳都有些发烧。他觉得,可能是最近几天天气变凉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按照以往的经验,吃点退烧药就过去了。从武汉到家乡有850公里的路程,路途遥远,开车要整整一天的时间,熊芳准备了足够的感冒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志刚就启动了车子,后备厢里装着一箱箱的武汉腊肉、酱板鸭、黄陂马蹄,那是送给乡亲们的。在王志刚的内心深处,也许这一次回乡,就是最后一次了。那个温暖的乡村,那些从小就印在脑海深处的故乡人,也许就是与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聚了。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两个人启程了。经过了漫长的一个白天的旅行,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迎着清冷的西北风,他们回到了老家——岐山脚下的毛家河村。
故乡以极大的柔情迎接游子的归来。
毛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孟祥发早就收到了他们要回来的信息,已经把王家老宅打扫干净,烧了一大捆秫秸,把炕烘得热乎乎的了。
要过年了,零星的鞭炮不时地炸响,节日的气氛弥散在村子的每一条小巷里,弥散在村头的每一棵柿子树上,弥散在村边的洗耳河的河道里,弥散在每一个故乡人的脸上。
在王志刚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一次意外去世了。但是,苦命坚强的寡母,为了保护儿子纯洁的心灵不受伤害,总是苦心孤诣地把这种孤儿寡母的清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王志刚童年的记忆中,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家里的日程就会排得满满的。那几天是娘非常繁忙的日子,要做豆腐,要摊上一大摞煎饼,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菜包子,好的年景,娘会买上一个大猪头、一挂猪下水,煮一大盆肉,凉一大盆肉冻。娘一直忙到年三十,就开始贴春联,挂过门钱。
贴好春联后,娘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除夕的晚饭,娘总会在饭桌上多放一副碗筷、一只酒杯,酒杯总是斟得满满的,那是给逝去的父亲准备的。
那时候年纪小,家里又困难,平日里油水吃得也少,王志刚看着满桌子好吃的,总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偶尔抬起头,他看到娘在静静地看着他,脸上漾着平静的笑容。
晚饭后,娘要包饺子,这个饺子要在初一黎明时用来敬天,也是全家人新年的第一碗饭。包饺子的时候,娘总会包上一个硬币,谁吃到了,预示着新年里交好运。可巧的是,每一年总是王志刚吃到那枚硬币。
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娘已经过世多年,家里这几间老房子虽然简陋,但孟祥发每年都会给修缮一下。孟祥发知道,王志刚每年都会回来。他常对村里人说,这个孩子出息了却不忘本,是村子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腊月二十九的早晨,睡了一夜的王志刚一起来就打电话给孟祥发,请他帮忙把自己带来的礼品分发给街坊邻居。因为一早起来,他和熊芳都感觉头重脚轻,量了一下体温,都接近38摄氏度,这是发烧了。他们头晕、浑身无力、干咳,非常难受,这个样子到乡亲们家里去,显得很不礼貌,礼品就委托孟祥发代发吧。
两个人都没有出门。
初一早晨,放完了鞭炮,吃完了饺子,敞开大门要出门拜年了。王志刚感觉自己的病情好像加重了一些。他用手摸了一下熊芳的额头,发现她的额头发烫得厉害,他们知道流感有传染性,两个人决定不出门拜年了。转过天来,王志刚觉得病情更加严重了,咳嗽得更厉害,还感觉到呼吸有些窘迫,他就跟熊芳去了卫生院。他们的病情让值班的大夫大吃一惊。
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早在2020年1月22日就由国家对外宣布了,各个地方的政府已经开始做疫情防控的准备了。大夫看王志刚夫妇发病的状态,跟他刚刚参加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听到的如出一辙。得知两个人是从武汉回来时,大夫不再犹豫了。
值班的米兴军院长马上拨通了镇长戚万军的电话。
原本坐在椅子上听电话的镇长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八百里沂蒙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竟然出现在探沂!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在详细询问了患者症状和有关接触人员的情况后,镇长第一时间给县里的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决定立刻把王志刚夫妇送往刚刚组建的隔离医院进行紧急治疗。毛家河村立即实行封村,所有和患者接触过的人立即隔离观察。
一系列举措都在瞬间完成,时间仓促,工作却有条不紊。这就是一个地方政府的效率。
刚刚组建的新冠肺炎病人隔离医院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自愿报名到这里的。只有二十岁的护士王丽妮,每天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为病人量体温、分发药品、记录病情、打扫卫生。作为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病人,隔着口罩和护目镜,王志刚看不到王丽妮的面容,但是从话音里能听出来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姑娘,那种柔柔的带着费县口音的话语,让王志刚觉得特别亲切、瓷实。同时,他也一直被王丽妮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如果在家里,她应该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呢!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从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隔离区开始,王丽妮就严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每天穿戴好专门的医用口罩、鞋套、手套、帽子、连体隔离服、护目镜……一样也不能少。隔离服密不透风,里面的衣服每天都是湿透的,黏黏地贴在身上,让人感到特别难受。更难受的是N95口罩带来的窒息感,就像是一整天被人捂住鼻子,只有摘了口罩才会恢复正常。口罩戴的时间久了,脸上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让爱美的王丽妮不忍直视。
王丽妮的感受,跟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完全一致的。一套昂贵的隔离服,去一趟厕所就废了。为了节省费用,她就尽量不喝水或少喝水,可是汗依旧出,体内缺水的感觉令人非常难受。
刚来隔离区的时候,王志刚感觉很不适应,情绪也有些焦躁。他经常会问王丽妮,问主治大夫,要他们给他一个明确的解除隔离的时间。王丽妮每次都会轻声细语地和他交流,给他做一些心理疏导,来缓解他的压力。一个小护士给一个大学老师做心理疏导,这是王志刚这么多年来碰到的最小的“老师”了。
渐渐地,王志刚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他明白,隔离救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漫长的隔离治疗,王志刚和熊芳痊愈出院了。
王志刚不知道在他和妻子住院期间探沂镇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这漫长的一个多月,毛家河人是怎么度过的。他只是深感内疚,自己居然给乡亲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把全村人的年都彻底破坏了。
他从新闻里知道,这次席卷全国的疫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电视里,原本人头攒动的武汉三镇的街道上变得空无一人,那些原本繁华的街市冷清得有些恐怖。封城的武汉迎来了全国各地驰援的医疗队以及源源不断的物资,雷神山和火神山的方舱医院神话般地建立起来……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党员,王志刚知道,这是发动了全国力量打响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们夫妇,在这个由党和政府率领全国人民建立的巨大的保护罩中,得以从死亡的边缘走了回来。他们是不幸中的幸运者。
那天,走出隔离区的王志刚,看到由县、镇领导率领的疫情工作人员整齐地站在门口。疫情之下,大家不握手了,互相合手掌致意,庆祝他的康复。
戚镇长代表探沂镇政府,给他献上了一束康乃馨;孟祥发代表毛家河村的父老乡亲,请他康复后先回家看一看;照顾他的小护士告诉他常回家看看……
那一瞬间,这个漂泊在异乡的沂蒙人涕泗滂沱。
岐山寺、毛家河,那个生养了他的故乡,那个埋葬着父母骨灰的地方,在这个春节期间陷入了恐慌:49名亲朋好友被隔离,村子被封,村民停止了一切工作,宅在家里抗疫。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为此,他觉得愧对故乡,愧对乡邻。
小镇的镇长告诉他,一个小镇就是一个大家庭,传染上新冠肺炎的每一个患者,都是我们的亲人,故乡希望每一个人都好。回家吧,这片土地是你的故乡,是你的家,在有困难的时候,家永远是最温馨的避风港。
带着复杂的心情,王志刚回到了毛家河村,回到了娘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房子。
村子已经解封了,街道已经放开了。那些熟悉的面孔看到了王志刚,没有一个人躲避,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几位老大娘看到他们夫妇,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拉住他们的手。前街的孙奶奶,是娘生前最要好的人,她用粗糙的手抚摸着王志刚的脸,说:“孩子,看到你还活着,俺就放心了,你娘在那边知道了会多么高兴啊!这样吧,俺老了,没几年奔头了,等俺去了,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娘说说这件大事,好让她放心。”
乡亲们一早就把院子打扫干净了,几个老邻居站在门口,看着健步走来的王志刚,纷纷竖起大拇指,口罩遮掩下的笑容质朴无华。一时间,王志刚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娘慈祥的笑脸,看到了小时候自己发烧时彻夜未眠的娘那温暖、关切的目光。
站在这个熟悉又亲切的小院里,王志刚改变了主意:以后每一年,他还要回到故乡的这所小院,和乡亲们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武汉扁担山上的那个墓穴的定金,算是违约金吧。爹啊,娘啊!你们就永远地安眠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吧!这个涌动着关爱和亲情的故乡,也是儿子心灵永远的家园,儿子要在百年后回到这里,和你们永远相伴,和这片土地永远相伴……
族林里长满松柏,残存的荒草也被烧得七零八落了,节后的林地有些寂寞,只有成片的纸灰在山风中飞舞。离开故乡前,王志刚再次走进族林,和妻子一起深深地跪在父母的坟茔前。
“爹、娘,儿子不能带你们去武汉了。”随即,一串泪水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