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顶层设计

2.顶层设计

从1982年开始,我在沂蒙山区采访、生活了几十年,至今沂蒙山区还是我定点生活的唯一去处。人熟为宝,跟农民闲聊的话题自然就多起来。

问:“大爷,像您这般年龄的人,一生最痛恨的人是谁?”

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口应答:“鬼子。”

问:“您这一辈子最怕的人是谁?”

答:“土匪。”

问:“在您的记忆里,最恐怖的东西是什么?”

他们脱口而出:“大麻风啊!”

沂蒙老人说的“大麻风”就是麻风病人。

大麻风居然和无恶不作的土匪、丧心病狂的鬼子相提并论,足见这种疾病给沂蒙人造成的伤害之大、之深。

2018年,我同儿子一起再次走进沂蒙山区现存的麻风村。看到麻风病人那张恐怖的“麻风脸”时,我又一次感受到这个千年恶疠的凶猛、残忍,也理解了那些沂蒙老人挥之不去的恐怖记忆。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宣布:印度、中国是世界麻风大国。

面对上百万已发病人(每年有20多万新发病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了麻风防治的顶层设计,从中央到县乡的麻风病防治机构迅速组建起来,一个全国清查、隔离治疗、截断传染源的防治方案出台了。

为配合这个方案的实施,国家在土地划拨、物资供给上出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山东、广东等重灾区,迅速建起1999个供麻风病人治疗、生活、居住的村落——麻风村。中央给卫生部下达命令,于是成千上万的医生、护士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走进乡村排查患者,走进麻风村医治、护理病人。很多年轻的医生、护士,从此与麻风病人为伍,成为终生“麻医”。

为了便于研究、治疗这个千年恶疠,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习仲勋出任首任名誉会长。

一场波及面广、动用人力物力大、持续时间长的防麻治麻攻坚战,在全国打响了。饱受折磨的沂蒙山区的麻风病人们,终于迎来了渴盼已久的春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国家行动中,麻风重灾区的山东省积极响应并率先落实防治方案。

从1954年起,山东省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专门防治麻风病的机构。麻风病的防治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始了涉及全省几千万人口、5万多麻风病人、前后跨越近70年的麻风防治行动。

那个时候,山东省财力有限,可是共产党为民谋福祉的愿望无限。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设置省、市、县麻风防治专业机构79处,调集医生1200人组建“麻医”团队。同时,由政府出资,拨出土地,筹集粮食和家畜等各种生活、生产资料,在全省的麻风重灾区建立生活设施齐全的麻风村,用于收治麻风病人。其宗旨是,保障麻风村的正常运转,确保病人的日常生活,彻底防治大麻风。

全省71个功能齐全的麻风村,沂蒙占4成。从沂蒙山区北部的诸城到中部的蒙阴,从东南沿海的日照到西南的枣庄,功能齐全的麻风村相继投入使用。麻风重灾区鲁南临沂、枣庄地区相继成立了行署、县、人民公社三级防麻治麻的组织机构。村里成立民兵护卫队、防疫小组,协助上级派来的医生普查、救治患者。

在沂蒙山区广大的农村,医生们走进家家户户、田间地头进行全民普查,一经确认,就由民兵对患者实行隔离,并送往麻风村救治。这种阻断传染源、集中救治的根治方式,为2003年“非典”、2020年“新冠肺炎”的防治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大面积遏制疫情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经过两代“麻医”的不懈奋斗,1994年,山东省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地区。一时间,卫生部的专家们云集沂蒙山区,对麻风防治进行达标验收。一向跟党走的沂蒙山区,又一次走在了全国麻风防治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