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顶层设计
如果说分散在大小河流上的8.6万座水库,是人民公社留给后人的巨大财富,那么被绿树覆盖的高高低低的山崮、大小不一的荒滩,就是人民公社留下的巨大遗产。这些宝贵的遗产被后人无偿继承并终生享用,这些无法用数字计量的财富对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沂蒙山区尤为突出。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抗日的主战场,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主战场,十几年的战争打下来,山崮沟壑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受了炮火的洗礼。
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以我的家乡兰山区汪沟镇杨家峪村为例,村庄坐落在进出东蒙山的大道边上,是从苏北进入东蒙山的要冲。要紧的是,我们村子的北面有一座高高的瓠子山,这座山崮和周边的羊山、柴胡山构成了掎角之势。山的西面30里就是大青山、五彩山,是1941年冬季惨烈的大青山突围战的发生地,是国际友人汉斯·希伯牺牲的地方。山的北面是蜿蜒流淌的蒙河。山的东面和南面是平缓的岭地,瓠子山突兀而起,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傲慢地盯着一览无余的山地。这座山卡在205国道西侧,在山上架上几尊炮,就可以完全控制东蒙山的进出口了。这样的战略位置,日军自然不会放过。1941年,5万多日军“扫荡”沂蒙,他们在这里修筑连接三山的环形工事,在瓠子山上修筑永久性炮楼,一队日军带着一个大队的汉奸长期驻扎在这里。为提防八路军借树林掩护攻山,日军把山上山下所有的树木砍伐一空,此后每年秋天都会放火烧山。到日军投降时,原本灌木丛生、大树茂密的瓠子山已经是寸草不生了。
解放战争时期,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时候,为提防解放军或地方武装的夜袭,他们到达这些陌生的村庄后,第一步就是驱赶老百姓、占据院落,临街道的屋墙上全部凿上射击孔,把好端端的住房变成地堡;第二步就是把村庄变成易守难攻的堡垒,最省力的办法就是砍伐树木,绕村四周做成鹿寨。如此,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就建成了。无论是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还是全面进攻,沂蒙山区都是主战场,凡是国民党军队占据的村庄,几乎无一例外地重复着这种模式。部队一撤,村庄一片狼藉,十年甚至百年长成的树木就这样被通通毁掉了。
残酷的战争毁坏了人民的家园,无情的战火焚尽了树林、灌木,严重摧毁了生态。新中国成立初期,八百里沂蒙可谓荒山连着荒山,秃崮连着秃崮。荒芜,成为沂蒙山区的主色调。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求有计划地种起树来”。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就强调: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都绿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于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行动开始在沂蒙山区掀起热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植树造林的第一次顶层设计。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初心不改的政党,绿化祖国这个百年不变的行动即是例证。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以量的形式来强化国人的绿化意识。给国人规定一个栽树的棵数,恐怕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能做到吧?“……年满十一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写进中央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017年,“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两山论”已成为党在新时代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
北戴河会议之后的淮河流域,转眼就到了植树造林的时节,于是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开始了。
我的家乡杨家峪村,在党支部书记、抗美援朝功臣杨如的带领下,开始了对瓠子山的绿化。面对光秃秃的瓠子山,1958年春天,他就提前培育了三亩树苗,用他的话说:“要打胜仗,就要学会提前计划。”1959年一开春,他带领社员对瓠子山、大平岭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带领一队人,把一座大山全部栽上了洋槐(学名刺槐)、马尾松、合欢树。三年自然灾害时,由于杨家峪村和周边村庄有了这些甜兮兮的洋槐花、软绵绵的洋槐叶子,才没饿死一个人。
熬过来的村民都说:“要不是毛主席让咱们在山上种洋槐树,这三年自然灾害,瓠子山周围几个村庄还不晓得饿死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