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25年10月13日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黄梅戏研究起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音乐家王兆乾堪称黄梅戏研究第一人。从成果出版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正式出版,但数量比较少,而且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是黄梅戏传统剧目整理。另有王兆乾的《黄梅戏音乐》(安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和凌祖培的《黄梅戏曲调》(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两部专著。此外,1960年面世的《黄梅戏新腔集》收录了多个黄梅戏优秀剧目的唱腔,报刊上发表过张紫、董每戡、石挥、吴组缃、贺绿汀等人谈论黄梅戏的短文,描述黄梅戏的纯朴清新通俗风格的较多,他们对黄梅戏的赞美对提升黄梅戏剧种的地位有很大作用。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黄梅戏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创办了黄梅戏研究的专门刊物《黄梅戏艺术》,成立了黄梅戏研究会和黄梅戏艺术研究基地,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黄梅戏学术研讨会。30多年间,出版黄梅戏研究专著及演员传记等20多部(其中有论文集和唱腔选等),发表黄梅戏研究学术论文70余篇。另有大量的剧评、观后感和演出报道,黄梅戏剧目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也取得进展。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安徽和湖北两地,大多为黄梅戏剧作家、音乐家、导演和演职员,也有少数高校教师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学生涉足黄梅戏研究。研究者对黄梅戏发生发展的历史、音乐、剧人、剧目、舞台呈现等均有所关注,也有少数成果对新时期黄梅戏现代化探索进行分析评价,但这些论述大多散见于个别篇章之中,或者只是在评论某个剧目时偶有涉及,以此为论题的专著尚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