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还乡》对黄梅戏的“颠覆”
我们说,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在“跨文化”改编上步子迈得很大,主要是指其对黄梅戏艺术形式的改造,甚至是颠覆。制作人兼主演吴琼说:“我们做这次音乐剧和黄梅戏的颠覆性实验,最初的宗旨是通过与现代、西方接轨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戏曲,发现黄梅戏的现代价值。”[21]“这个音乐剧只是在音乐上保留了黄梅戏的声音技艺,其他的全部采用百老汇音乐剧的方式。”[22]正如吴琼所言,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对于黄梅戏而言确实是一次“颠覆性实验”。
为了达到“颠覆”的目标,在“排兵布阵”上此剧就与其他黄梅戏剧目的主创队伍不太一样。主创人员大多聘请“圈外”艺术家担任。此剧的编剧王新纪任职于北京京剧院,创作的剧本涉及京剧、曲剧、评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话剧和电视剧等。导演梁群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其所执导的作品除大量的舞蹈、舞剧之外,还包括大型乐舞、歌舞晚会、京剧、汉剧、黄梅戏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上半场就是由他执导的。此剧的舞美设计边文彤是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其舞台美术作品涉及话剧、京剧、越剧、龙江剧、睦剧、赣剧、黄梅戏、木偶剧、人偶剧、音乐剧、歌舞剧、舞剧、电影、电视等。这些“圈外”名家的创作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长于“跨界”——不只是涉及多个戏曲剧种,而且跨越多个艺术门类,长于横向借鉴,追求新颖时尚。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的制作人吴琼聘请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吸纳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克服黄梅戏原有表现手段的不足,突破黄梅戏原有表现形式的限制。此剧的主演是安徽省黄梅戏演员中的名家吴琼(饰演克莱尔)和黄新德(饰演伊尔),这说明剧组并非打算另起炉灶,而是想在黄梅戏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开新,吴琼就曾强调,黄梅戏的声腔有明显优势,应注意保留。也就是说,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的打造者不是像台湾地区当代传奇剧场的“实验”那样,只是从戏曲剧种中随意挑选很少的“构件”去建造新的“大厦”,而是为了让年轻人喜欢黄梅戏,落脚点还是在剧种建设上的。然而,此剧与《无事生非》明显不同的是,制作人兼主演吴琼说,她是想借此剧“推动黄梅戏音乐剧化”,[23]而且比声言“要与音乐剧嫁接”的黄梅戏《秋千架》的步子迈得大得多。为此,剧组还聘请了有“中国爵士乐第一人”之誉的孔宏伟(金佛)任键盘手,聘请北京艺术院校有电影、话剧、舞蹈、音乐剧表演基础的大批学生参加演出,这些人是完全没有戏曲表演基础,更没有黄梅戏表演基础的,剧组将他们集中起来训练了大约一个月就让他们登台了。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强化该剧的音乐剧色彩。
从剧目的表现形式看,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确实创造了“跨文化”改编的新跨度,它不仅以外国戏剧名著为改编对象,而且有意跨越戏曲与外来的艺术样式——音乐剧的界限。剧作的台词力图贴近现实,而且追求时尚性,如为了表现居伦城陷入经济危机,剧中人这么说:“好多楼市都崩盘了,校车年久失修,事故不断,GDP都是负数,所以我们只吃得起地沟油了。”[24]“四鹿奶粉”“发微博”“CPI”“次贷危机”等热词应有尽有。有的人物偶尔来一段快板,有的还不时甩一两句英语。剧中的音乐,特别是唱腔以黄梅戏的传统音乐为主,但剧中既有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早也盼,晚也盼”,流行歌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最炫民族风,被誉为“神曲”的“跨界民歌”《忐忑》,也有西洋歌剧的咏叹调、贝多芬的《欢乐颂》、爵士乐、摇滚乐。歌舞不仅有二人转,还有踢踏舞,落幕前全体演员来一段“黄梅style”。服装以“洋装”为主,克莱尔穿黑面红里的西式长裙,涂口红,但却叼着一根长烟袋,演出广告上扮演克莱尔的吴琼戴金项链,穿一袭紧身美人鱼形拖地长裙,傲然挺立,右手撑在一叠差不多半人高的美钞之上,伊尔也穿西装。布景凸显异域情调和现代气息,例如,带阁楼的尖塔形欧式建筑居舞台之中,尖塔旁边吊着一根巨大的绞索,空中悬挂时下流行的粉红桃心等饰物。表演热辣火爆夸张,歌舞特别是群众场面尽量向百老汇音乐剧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