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旨蕴涵现代化探索的延伸
在前期探索中,黄梅戏剧目题旨蕴涵的现代性大多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亦即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人道、人性、科学等现代价值,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是其核心内容,负载这些价值的剧目通常有比较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清晰明确的主题。在后期探索中仍有大量这类剧目,说明前期探索中追求思想蕴涵现代性的做法、经验,亦为后期探索所继承。
例如,古装戏《乾隆辨画》写乾隆帝南巡至湖州府湖阳县城,县令胡仕球从博古店觅得一幅有“墨皇”之誉的《江山雪霁图》献上以邀宠,乾隆据侍从张学士等“真迹无疑”的判断,认定此画乃真迹,下令展挂三天,供众人观赏。不料书生张鹏发现此画乃是赝品,他阻拦展挂,且将画作撞翻在地,乾隆颜面尽失。盛怒的乾隆本想处死张鹏,但考虑到朝臣只会逢迎,无人敢说真话,如果将张鹏处死,只会使此风加剧,乃派人到张鹏未婚妻雪晴处访得此画真迹。张鹏当着乾隆的面指出,大臣们之所以只会逢迎,不说真话,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受到震动,终于承认辨画失误,众大臣随之认错谢罪。狂生张鹏不阿权贵,敢于直言,体现了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的这种品格在当今仍值得珍视和尊崇。此剧的题旨蕴涵与前期探索中有些剧目的题旨蕴涵是相近的,现代性品格显而易见。
又如,现代戏《老屋春秋》(王自成编剧,范继信导演,2006年湖北省武穴市黄梅戏剧团首演,陆淑芳、王刚主演)写粗暴农夫朱老三的年轻妻子湘儿不堪丈夫虐待,与人私奔,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故事,伸张妇女的权利,肯定了女主人公湘儿追求幸福的自由意志和反叛精神。现代戏《独秀山下的女人》(刘云程、焦建云编剧,卢浩导演,2009年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刘丽华、陈岱进主演)写单纯的秀妹受媒婆哄骗,嫁给一个刚死了老婆的男人。婚后第三天,媒婆送来男人前妻留下的孩子拖儿,不久,这男人也死了。秀妹想再嫁,但拖儿无处安顿,只得带着拖儿苦熬。剧作通过描写秀妹与拖儿复杂的情感纠葛,彰显人性的光辉,令人动容。现代戏《为奴隶的母亲》(濮本信据柔石同名小说改编,胡明克导演,2004年安庆市黄梅戏一团首演,满玲玲、马自俊主演)从人性视角切入,揭露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毒害,用善良、慈爱、坚韧的美好人性去照亮无边的黑暗。现代戏《逆火》(周德平据鲁彦周的同名小说改编,苑原导演,2006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首演,蒋建国、周源源主演)对人性的拷问比较深入,读书人柴梦轩的世故、圆滑、自私、狭隘、狠毒,韵竹的温柔、善良、单纯、真挚、敢爱敢恨,柴水的正直、善良,都得到了比较生动的表现。
再如,现代戏《风雨丽人行》(王长安、罗晓帆、吴朝友编剧,李建平、查明哲导演,1998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二团首演,周源源、蒋建国主演)写桐城才女吴芝瑛与秋瑾等革命女性义结金兰,秋瑾被害后,吴芝瑛排除多种困难、顶着巨大压力为秋瑾树碑事件。剧作没有铺陈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运动的宏大场面和艰难历程,也没有着重描写秋瑾个人的革命事迹,而是从志同道合的革命三姐妹的友谊与情意的角度切入,通过吴芝瑛“救秋”“祭秋”“葬秋”等几个场次,正面描写吴芝瑛在秋瑾被捕、被害前后,不顾个人安危,拯救、祭奠、安葬友人秋瑾的行动,化刚为柔,重在揭示革命女性丰富而高洁的感情世界。剧作还用较多笔墨描写吴芝瑛的丈夫廉泉在妻子的感召下人性觉醒的艰难过程,具有现代戏剧在表现向度上“向内”用力和注重开掘人性的艺术特色。据传统老戏改编的剧目《双合镜》《鸳鸯剑》(据《二龙山》改编)、《相知吟》(据《锁阳城》改编)等,亦从人性视角切入,凸显闪耀着人性之光和人情之美的人物老院公(《双合镜》)、张玉霞(《相知吟》)和龙飞仙(《鸳鸯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