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剧的现代化探索

(一)新编历史剧的现代化探索

“梅开一度”时期的黄梅戏,以神话故事剧、传奇故事剧和描写乡民生活的风情剧为主,描写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剧很少。

进入新时期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1978—1997年有历史剧或历史故事剧[6]《失刑斩》(又名《李离伏剑》,刘云程据《史记·循吏列传》李离传“李离过杀而伏剑”的故事改编,朱苗根导演,1980年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首演,占仰、何振杰主演)、《三斩子》(桂笑莽据《吕氏春秋》卷一“去私”篇中“腹黄享杀子”的故事改编,1980年安徽省太平县黄梅戏剧团首演,杨剑纯导演,骆先荣主演)、《陈州怨》(陈望久据元杂剧《陈州粜米》和明代说唱中的相关作品改编,戴金和导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0年首演,陈小成、黄新德主演)、《黄梅破雾》(黄光杰据黄梅戏传统剧目《闹官棚》改编,许成文导演,1981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首演,陈炎根、姜敬元主演)、《医圣辞官》(张庭芳编剧,郑志勇导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1983年首演,袁伟林、石中林主演)、《血染袍红》(何成结编剧,陈然乐、万玉生导演,1984年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首演,张文林、姚美美主演)、《杨馥初》(刘达刚编剧,黎承刚导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1987年首演,范广琦、徐金花、鲍小霞主演)、《杨玉环》(张亚非编剧,张文林、陈然乐、朱茂松导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1990年首演,韩再芬主演)、《邢绣娘》(湛志龙、周濯街编剧,黄振元、张文乔导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2年首演,李晓燕、徐记柱主演)、《西施》(刘云程编剧,彭安娜、张文林导演,1992年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首演,韩再芬、马自俊主演)、《状元女与博士郎》(刘正需编剧,周考如导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92年首演,赵媛媛、谢应龙主演)、《张之洞传奇》(刘强、余笑予、熊文祥编剧,余笑予导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6年首演,周洪年、王慧君主演)、《斛擂》(草青编剧,金桐导演,安徽省芜湖市黄梅戏剧团1997年首演,王俊兰主演,1998年作者与金芝合作对剧本进行修改后重排,参加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年展演,由杨俊、张辉主演)等。

新时期黄梅戏重视历史剧创作,一是由于进入新时期的黄梅戏经历“梅开一度”的成长,已有能力表现登场人物众多,情节相对复杂,场面相对宏大的题材;二是由于新时期黄梅戏锐意创新,力图再提升表现能力。

“梅开一度”时期的黄梅戏是以女性角色为主的,作为配角的男性角色大多忠厚、老实、懦弱,有的甚至近乎憨傻;而历史剧大多以男性为主人公,例如上述剧目《失刑斩》《三斩子》《陈州怨》《黄梅破雾》《医圣辞官》《血染袍红》《杨馥初》《张之洞传奇》等都是如此,而且这些男性大多是有力的强者。《斛擂》一剧虽以斛主赵大江之妻苏月英为主人公,但苏月英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与此前黄梅戏中《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珍、《罗帕记》中的陈赛金、《打猪草》中的陶金花等反差很大,属于具有男性品质的女强人。新时期黄梅戏的这一题材拓展,开新的色彩相当鲜明,而且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黄梅戏以女性角色担纲主演的扮演体制,丰富了黄梅戏的人物画廊,而且在行当、音乐、身段等诸多方面都给黄梅戏带来了新面貌。例如,黄梅戏的净行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净行的唱腔一直比较薄弱,《陈州怨》一剧特意由王少舫饰演包拯,而包拯在绝大多数剧种中都由净行应工,作曲家和王少舫一起打磨包拯的唱腔,使黄梅戏净行的唱腔得到一定发展。

就思想蕴涵而言,历史剧大多从历史评判的视角和方位观察、呈现所摄取的生活现象,站在历史的高处评判人物,这使得长于从道德方位表现和评判生活的黄梅戏平添了现代色彩。为了强化剧目的现代性,剧作家有意识地用现代的尺度、眼光去刻画人物,建构剧情。例如,《失刑斩》写晋国狱官李离以滥杀无辜之罪弹劾大夫壶颉,晋文公去壶颉之职,令李离执掌刑狱,并铸鼎宣示“失刑则刑”之律条。罢职归里的壶颉疑妻子与邻人曹文炳有染,追杀妻子至其藏身的酒店,杀死酒店女,又咬下曹文炳的舌头放入酒店女口中,嫁祸于曹,导致李离误杀曹文炳。事后李离得知实情,助曹母状告自己,文公感李离忠直,赦其不死,但李离为正法纪,拔剑自尽。道德评判虽然仍是此剧的重要尺度,但剧作家力图将现代的法治理念和精神灌注其中,凸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阿私的现代法治理念。按照封建政治伦理,臣子不得抗旨不遵,晋文公赦免李离不死,李离却偏要伏剑自尽,李离之死显然不是为君王尽忠,而是用生命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公正,这就使这一剧目与传统的为民请命、伸冤雪枉和描写忠奸冲突的清官戏有了较大区别。《三斩子》的思想蕴涵与《失刑斩》有近似之处,此剧写刑部尚书郭守忠之子郭金龙打死一老渔民,渔民之子秦义明告到县衙,反被意欲以此巴结郭守忠的县令收监,曾有恩于郭的秦妻往郭府哭诉,审理此案的郭守忠得知凶犯为己子,陷入极端痛苦之中,皇帝亲自出面替郭金龙说情,思想斗争极为激烈的郭守忠终以法不阿私的精神,判斩己子,以正法纪。郭守忠维护的显然不是皇家的体面,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是理性对情感的战胜,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精神灌注使得剧目具有了一定的现代色彩。

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是我国近代社会重要的政治进程,也是我国政治、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层面,长于表现婚姻家庭微澜的黄梅戏进入新时期以后,也将目光投向这场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近代历史风云,其中,《斛擂》一剧是这一时期黄梅戏同类题材剧目中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的作品。剧写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口岸割让给英帝国,为了控制粮食运输的主动权,赶走控制粮运但又不顺从英国殖民者的芜湖米市斛主赵大江,英国驻芜湖领事策划较斛打擂赛(斛为量具,“斛擂”即比赛看谁用斛装粮食更快更准)。打擂前,英国领事暗中雇地痞流氓打伤赵大江,使其无法应赛,但在紧急关头,其妻苏月英代夫应赛,并大获全胜,维护了国人对米市的控制权。剧作洋溢着抵御外侮的民族豪情,苏月英的勇敢、坚强和绝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令人动容。这一人物富有鲜明的抵御外侮、追求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尊严的现代精神气质,是黄梅戏人物画廊中的新形象,对时代风云的描绘也使黄梅戏的风格类型得以拓展——清新自然、质朴平易之外又添豪壮奇崛、威武雄壮。

进入新时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学界把农民起义当做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语境中,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一致肯定。进入新时期以后,学界摈弃不是正面便是反面的绝对化思维,用实事求是的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运动,既肯定其历史功绩,也反思其失败的原因,体现了新的历史观。这一现代学术思潮也影响到了黄梅戏创作,《状元女与博士郎》一剧便是例证。剧写留美博士容闳向太平天国献建国之策,但专政的福王不纳。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化名金玲追到上海,欲说服容闳为太平天国服务,被人识破,被捕入狱。容闳欲用受聘于曾国藩的方式救傅善祥出狱,遭到傅的坚决拒绝。上海道台吴健彰之女丽娟是容闳的学生,丽娟劝说父亲释放了傅善祥,三位同赴“天京”意欲服务太平天国的青年却遭到福王的拒斥,报国无门。剧作从人才层面透视太平天国高层的自私狭隘,批判专制制度,从“天国”专制色彩浓厚的政治制度方位切入,揭示了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原因,体现并肯定了民主、科学的现代思想,具有比较鲜明的现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