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新时期黄梅戏剧目年表
《烽火连心》,汪自毅编剧;潘忠仁导演;吴贤福、杨长江、严桂兰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78年上演。剧本在《安徽戏剧》第1期发表。
《选才记》,龙仲文、余素之编剧;陈佑国、黎承刚导演;麻彩楼、姚美美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1978年上演。
《罗帕记》,金芝、李建庆、苏浙、乔志良改编;孙怀仁导演;时白林、王冠亚、王少舫编曲;吴亚玲、黄新德、钱涛、王成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79年恢复排练并上演。
《姐妹易嫁》,移植山东吕剧;戴金和导演;徐高生编曲;茆建琳、徐君、周珊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79年上演。
《袁璞与荆凤》,根据祝兴义的小说《抱玉岩》改编;金芝编剧;戴金和导演;俞示伟、胡玉洁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79年上演。
《陈州怨》,根据元杂剧《陈州粜米》和明代说唱中的相关作品改编,陈望久编剧;戴金和导演;陈精耕作曲;陈小成、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80年上演。
《失刑斩》,又名《李离伏剑》,据《史记·循吏列传》李离传“李离过杀而伏剑”的故事改编,刘云程编剧;朱苗根导演;占仰、何振杰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1980年上演。
《三斩子》,根据《吕氏春秋》卷一“去私”篇中“腹黄享杀子”的故事改编,桂笑莽编剧;杨剑纯导演;骆先荣主演;安徽省太平县黄梅戏剧团,1980年上演。
《荞麦记》,根据同名传统大戏改编,张良俊编剧;金之遐、张良俊、彭丽导演;江小萍、王福元主演;安徽省铜陵市黄梅戏剧团,1980年上演。
《龙女情》,移植于泗州戏《海云花》,丁式平、许成章、朱士贵编剧;孙怀仁导演;马兰、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1年上演。
《黄梅破雾》,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闹官棚》改编,黄光杰编剧;许成文导演;陈炎根、姜敬元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1981年上演。
《双凤出巢》,汪存顺、王寿之、张曙霞、高国华编剧;吕恺彬导演;丁同、徐立言、钱干成、郭幼华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81年上演。
《七十二行之外》,徐志松编剧;祖祥云导演;张谷芳、谢应龙、刘胜男、祖祥云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81年上演。1982年进京为党的十二大演出。
《慈母泪》,根据传统剧目《凤凰记》改编,汪自毅编剧;王世辉、潘忠仁、吴贤福导演;王世庆、陈华庆编曲;刘广惠、严桂兰、汪金才、王富珍、吴功敏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1981年上演。
《蓓蕾初开》,余桐、魏启平编剧;潘忠仁导演;方宝玲、汪维国、阙根华、王富珍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1981年上演。
《新婚配》,原名《儿子要出嫁》,刘正需编剧;倪鹤龄导演;范建胜、纪艳主演;安徽省岳西县黄梅戏剧团,1981年上演。
《幽兰吐芳》,余治淮编剧;周小林、范劲松导演;程凤、谢自求、徐凤雪主演;安徽省歙县黄梅戏剧团,1981年上演。
《溪水清清》,濮本信编剧;周旭春导演;王小亚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迎客》,张曙霞、高国华编剧;彭安娜导演;马自宗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一百个称心》,魏启平编剧;吴贤福导演;陈礼旺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山乡桔正红》,余铜编剧;陈中原导演;陈礼旺、余润生编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花烛夜》,王寿之、张曙霞、高国华、吕恺彬编剧;吕恺彬导演;程学勤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玉带缘》,王寿之、吕恺彬编剧;吕恺彬导演;李应仁、王恩启作曲;徐建平、丁同、马广儒主演;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惊疯》,苏众、潘忠仁编剧;吴贤福导演;王世庆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卖饭女》,汪自毅、钟人编剧,潘忠仁、王世辉导演;王世庆编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牡丹对药》,习之改编;王世辉、潘忠仁导演;王世庆作曲;1983年安徽省安庆市戏剧创作调演。
《审婿招婿》,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编剧;罗爱祥、周考如导演;程学勤作曲;周旭春、丁同、斯淑娴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1983年上演;1984年11月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剧本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巾帼县令》,吴行龙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华庆编曲;刘广惠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1983年上演;1984年11月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剧本三等奖、演出二等奖。
《於老四与张二女》,陆登霞、吴洪激编剧;夏奎斌、周文跃、赵伟寿导演;程学勤、翟乔松作曲;黄东风、郭华阳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83年上演。1985年获湖北省首届戏剧节一枚金牌,四枚银牌奖。剧本在《长江戏剧》1987年第3期发表。
《知府求医》,张庭芳编剧;郑志勇导演;王槐堂作曲;袁维麟、叶向东、石中林主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1983年上演。1984年该剧被湖北省电视台录制成舞台戏曲片,在全国十八个省、市电视台播放;后由湖北电视台选送参加199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电视艺术博览会展播。
《医圣辞官》,张庭芳编剧;郑志勇导演;王槐堂作曲;袁维麟、石中林、陈海燕、李丹主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1983年上演。1984年被湖北省电视台拍成舞台戏曲片;1989年获“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
《风尘女画家》,根据石楠传记小说《张玉良传》改编,林青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马兰、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朱门玉碎》,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编剧;罗爱祥、周考如导演;丁同、谢应龙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春江月》,包刚赞编剧;彭安娜、汪维国导演;刘红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
《猴魁传》,焦石如编剧;杨建春导演;夏立竑、王树元主演;安徽省黄山市黄梅戏剧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三等奖、演出二等奖。
《铁碑怨》,张传习编剧;刘斗作曲;钱涛主演;安徽省金寨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护鱼记》,汪广润编剧;安徽省青阳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三等奖、演出二等奖。
《三进新房》,方从云编剧;贺学涛导演;方从云、杨继华主演;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一等奖;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参演,获剧本三等奖、演出二等奖。
《母老虎上轿》,余治淮编剧;乔志良导演;汪正芬、姚建、章其祥主演;安徽省黟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首演,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剧本在1984年5月《剧本》发表。
《香魂曲》,刘云程编剧;陈佑国、张文林导演;陈儒天音乐设计;韩再芬、万迪汉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一等奖;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参演,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剧本1985年3月在《剧本》发表。
《借官记》,王小马编剧;方殿恕导演;黄恩松、黄之章主演;安徽省枞阳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一等奖;1984年11月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上演,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
《锁夫》,方文章编剧;檀炎发导演;钱艺河音乐设计;汪菱花主演;安徽省东至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一等奖。剧本在《安徽新戏》第2期发表。
《柳风》,王延健编剧;朱金铃、杨继华主演;安徽省贵池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
《儿女恩仇》,谢樵松、廖善友编剧;李金保导演;姚红主演;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一等奖。剧本1983年在《江淮文艺》发表。
《杨柳记》,何成结编剧;陈然乐导演;董荣玲、曹传远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
《菇与草》,巩质斌编剧;许美萼导演;马彩云、程胜才主演;安徽省贵池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三等奖。
《宫墙恨》,刘正需编剧;倪鹤龄导演;徐志远音乐设计;金海燕、吴鸣夏主演;安徽省岳西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
《杨月楼》,雷风编剧;张忠言导演;何晨亮音乐设计;刘平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
《杏花泪雨》,方文章、王敏、郑立松编剧;段世安导演;李锦文音乐设计;郑晓霞、杨河清、鲍美玉、帅来姣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二等奖。
《孔雀东南飞》,钱启贤、余超编剧;吴德满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三等奖。
《陈氏救夫》,黄志皋编剧,王承贵导演;江丽娜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10月在首届安庆地区黄梅戏剧节首演,获剧本三等奖。
《银锁怨》(原名《换子记》),谢恭思、王凯、殷耀生编剧;刘明保导演;夏泽安作曲;郑淑兰、杨艳玲、余万能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上演。1990年获湖北省首届“屈原文学创作奖”。
《楚三怪娶亲》,杨咸胜编剧;李直纯导演;江西省湖口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上演。
《莫愁女》,张弦编剧;张文林、朱茂松导演;罗本正、陈儒天作曲;韩再芬、熊辰龙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1985年上演。
《弹吉他的姑娘》,移植于同名汉剧剧目,袁国谦编剧;王世庆作曲;刘红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三团,1986年上演。
《无事生非》,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金芝编剧;蒋维国、孙怀仁导演;王文治、谢国华、陈精耕作曲;王少舫、马兰、黄新德、吴琼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6年4月在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
《十五的月亮》,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汪维国编剧;王世辉、汪金才导演;陈华庆作曲;满玲玲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1986年上演。
《振风塔的传说》,辛农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华庆作曲;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初恋人》,王自诚编剧;金普生导演;马继敏、王自诚作曲;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杨玉洁》,魏启平编剧;吕恺彬导演;毕昭贵、王世庆作曲;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三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杨馥初》,刘达刚编剧;黎承刚导演;陶演编曲;范广琦、徐金花、鲍小霞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仇恋》,根据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张曙霞改编;彭安娜、龚洪涛、苏俊导演;王世庆作曲;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三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柳嫂》,曹玉林、郭彩林编剧;祖样云导演;戴学松作曲;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公主与皇帝》,王寿之、汪存顺、罗爱祥编剧;罗爱祥导演;程学勤作曲;满玲玲、马自俊、丁同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87年5月在第二届安庆市戏剧节上演。
《血狐帕》(原名《女典狱》),根据民间传说“包公勘双钉”改编,田耕勤编剧;陈然乐导演;罗本正、董润怀、韦宁音乐设计;韩再芬、孟建民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1987年上演。获第二届华东“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获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演出奖。
《苦女情》,周金明、陈世雄编剧;钱莉蒙导演;周金明、胡俊民、殷诚配曲;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1987年上演。
《花仙外史》,童立奎、陶锦源编剧;郑宏坤导演;林丽、曹志勇、王庭礼主演;安徽省霍邱县黄梅戏剧团,1988年,在安徽省六安地区首届艺术节上演。
《三个女人的爱》,施文楠编剧;张晓萍导演;安徽省铜陵市黄梅戏剧团,1988年上演。
《中秋月缺》,谢樵森编剧;1988年,剧本在《安徽新戏》上发表,获“田汉戏剧奖”二等奖。
《打豆腐》,根据同名传统小戏改编,杨璞编剧并导演;汪少华、李婉君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1988年上演。
《蔡鸣凤辞店》,根据传统同名大戏改编,江皓编剧;王峦、张敏主演;安徽省铜陵市黄梅戏剧团,1988年上演。
《深宫孽海》(原名《隋宫孽海》),肖崇东、涂耀坤编剧;田沔东导演;夏泽安作曲;余万能、郑淑兰、段秋萍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1988年上演,1989年获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农金杯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1期发表。
《遥指杏花村》,根据通俗小说《一个年轻寡妇的罗曼史》改编,许成章编剧;雷国华导演;陈精耕作曲;黄新德、马兰、陈小成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89年在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上演,获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
《魂系乳泉山》,余幼筠、嘉之编剧;嘉之、余晓峰导演;钱涛、沈厚玉、王丽、王秀凤主演;安徽省金寨县黄梅戏剧团,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演。
《夫人误》,邓新生、高国华编剧;周考如、杨宏锐导演;丁同、刘广慧、马自俊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演。
《徽骆驼》,柯灵权编剧;范劲松导演;张剑、方向、徐风雷主演;安徽省歙县黄梅戏剧团,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演。
《蔡鸣凤辞店》,根据传统同名大戏改编,陈苗生编剧并导演;陈福生、丁洁、方芳主演;安徽省芜湖市黄梅戏剧团,1989年上演。
《小孤山传奇》,黄志皋、徐艳鸿编剧;鲍小霞、范光琦、张正保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安庆分会场上演。
《知府赊官》,叶新谱、王唤柳编剧;罗爱强导演;程学勤作曲;黄明先、李小燕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89年上演,1989年获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农金杯”奖。剧本在《剧本》1986年第5期发表。
《赵英娘》(后改名为《风尘奇女》),根据唐代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改编,熊文祥编剧;黄振元导演;陈学勤作曲;胡晓梅、戴艳芳、徐善坚主演;湖北省武穴市黄梅戏剧团,1989年上演;1989年获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奖。
《杨玉环》,张亚非编剧;张文林、陈然乐、朱茂松导演;韩再芬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1990年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演。
《血狐帕》,田耕勤编剧;陈然乐导演;罗本正、董润淮、韦宁音乐设计;韩再芬、孟建民、李萍、张银旺主演;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1987年在第一届安徽省艺术节上演,获剧本奖、导演奖、演出奖;获第二届华东“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参加1990年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展演,获优秀演出奖。
《儿孙梦》,熊文祥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
《玉坠姻缘》,李久玖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
《巧莲绣字》,王春泉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
《门槛》,林明康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
《红衫记》,梅基葵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
《柯老二入党》,张亚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黄新德、陈小芳、陈小成、龚卫玲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1年6月25日在第三届安徽省艺术节上演,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奖;获1991年度安徽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剧本1991年8月在《剧本》发表。
《皖魂》,邓新生编剧;余福生导演;刘道纯作曲;张启生、范建胜主演;安徽省岳西县黄梅戏剧团,1991年上演。
《红楼梦》,陈西汀编剧;马科、孙怀仁导演;沈利群音乐设计;徐志远作曲;马兰、吴亚玲、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1年11月上演。1991年获第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1991年度安徽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2年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华大奖”。
《馊汤宴》,邓新生编剧;余福生导演;杨继华、余佑达、范建胜、张启生主演;安徽省岳西县黄梅戏剧团,1991年上演。
《合欢梦》,湛志龙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1年第2期发表。
《草泽郎中》,王焕柳、黎殿君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1年第2期发表。
《西施》,刘云程编剧;彭安娜、张文林导演;陈儒天、马自宗、董润淮作曲;韩再芬、马自俊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1992年在首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剧本》1993年第7期发表。
《状元女与博士郎》,刘正需编剧;周考如导演;程学勤作曲;赵媛媛、谢应龙、刘广慧、罗柳青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92年在首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安徽新戏》1992年1期发表。
《王熙凤与尤二姐》,高国华改编;周考如导演;程学勤作曲;丁同、满玲玲、董家林、司淑娴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92年在首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邢绣娘》,湛志龙、周濯街编剧;黄振元、张文乔导演;程学勤、翟乔松作曲;李晓燕、徐记柱、周洪年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2年上演;1994年获湖北省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回门》,根据传统剧目《王瞎子捉奸》改编,湛志龙改编;张文乔导演;江纯作曲;方荣智、柯随星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2年上演。
《拆不散的冤家》,甘征文编剧;林海波导演(第一稿导演秦湘麟);陈精耕作曲;段秋萍、余万能、曾红安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1992年上演。1992年获湖北省戏曲剧种汇演演出奖(第一名);1994年获湖北省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鬼谷秘传》,王槐堂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3期发表。
《啼笑皆非》,蔡璐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3期发表。
《惑》,日月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3期发表。
《三盖印》,陈尧编剧,吴行龙改编;金普生导演;马自宗、陈儒天作曲;丁同、徐恩多、王凤枝、满玲玲、董家林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1993年上演。后改名《柳林曲》。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1年第1期发表。
《玉殒香消》,肖崇东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1期发表。
《本方土地》,涂耀坤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1期发表。
《珍珠汤》,费墨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王步文》,邓新生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姑娘无价》,操良玉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心愿》,德贵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见面礼》,操良玉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缝补巴》,邓新生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4期发表。
《泉水情》,方闻博、王小马编剧;王世庆作曲;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4年第3期发表。
《丑后生的传说》,方闻博、王小马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4年第3期发表。
《责任》,陈正兰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4年第3期发表。
《大灾之后》,陈正兰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4年第3期发表。
《梁山伯与祝英台》,金芝编剧;孙怀仁导演;时白林作曲;黄新德、马兰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4年10月31日首演于香港。剧本1994年12月在《安徽新戏》发表。
《劲竹迎风》(原名《劲竹傲寒》),李大椿、黄振元编剧;黄振元导演;翟基兴作曲;戴艳芳、徐善根、赵石华、戴霞芬主演;湖北省武穴市黄梅戏剧团,1994年上演;获1994年湖北省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青年演员大奖赛演出奖、编剧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6年第3期发表。
《红楼梦》,陈西汀编剧;马科、孙怀仁导演;沈利群音乐设计;徐志远作曲;马兰、吴亚玲、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5年在第二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1991年获第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1991年度安徽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1992年文化部第二届“文华大奖”。
《双下山》,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改编,余笑予、余付今编剧;余笑予导演;解正涛作曲;杨俊、张辉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1995年上演;获1995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演出一等奖。
《未了情》,唐淑珍编剧;余笑予导演;陈精耕作曲;杨俊、张辉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1995年上演。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第一名);1997年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表演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6年第3期发表。
《孔雀东南飞》,黄义士、咏梅、张敏编剧;杨兴光、张文林导演;张明、陈儒天、董润淮作曲;韩再芬、熊辰龙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4期发表。
《富贵图》,移植于晋剧演出本,曲润海编剧;温明轩导演;程学勤作曲;赵媛媛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4期发表。
《小乔与大乔》,谢樵森、金海涛、朴石编剧;陈佑国、朱学清导演;罗本正、王世庆作曲;李萍、孙娟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4期发表。
《离巢凤》,湛志龙、周雅清编剧;林海波导演;陈精耕作曲;王慧君、黄东风、汤寿庭、张莉、周洪年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5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6年第3期、《楚天艺术》1996年第2期发表。
《祥林嫂》,朱国芳编剧、导演;毕春梅、张程主演;江苏盱眙县黄梅戏剧团,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雪映红梅》,罗守庆、汪兴国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3期发表。
《花好月圆》,罗守庆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3期发表。
《鸭蛋展翅》,史维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3期发表。
《秋叶恋》,罗守庆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3期发表。
《艳阳金秋》,史维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5年第3期发表。
《啼笑因缘》,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孙彬、余笑予编剧;余笑予导演;陈精耕作曲;李文、余顺、陈小成、钱涛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6年在合肥首演,1997年参加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1999年进京演出。
《张之洞传奇》,刘强、余笑予、熊文祥编剧;余笑予导演;程学勤作曲;周洪年、王慧君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1996年上演;1997获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最佳演出金杯奖。
《孔雀东南飞》,邓新生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7年第2期发表。
《柳暗花明》,程久钰、王敏、谢清泉、殷勤编剧;刘明保导演;程学勤作曲;赵媛媛、董家林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1997年上演。
《城里亲,乡里情》,刘达刚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华庆作曲;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1997年上演。
《桃李无言》,何成结编剧;朱茂松导演;王世庆作曲;潘文格、孙娟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1997年上演。
《残凤还巢》,程久钰、王敏、谢清泉、殷勤编剧;王世辉、胡晓松导演;陈华庆作曲;刘国平、张晓萍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1997年上演。
《缉毒女警官》,移植于同名沪剧,李莉编剧;陈然乐、张文林导演;罗本正作曲;李萍、汪小明、田海燕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1997年上演。
《龙凤奇缘》,汪昌炸编剧;濮庆麟导演;谢义汉作曲;唐卫平、王成、程明主演;安徽省滁州市黄梅戏剧团,在1997年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上演。剧本2012年在《安徽新戏》发表。
《斛擂》,草青编剧;金桐导演;庄润深作曲;杨俊、张辉、陈小成、王林主演;安徽省芜湖市黄梅戏剧团,1997年在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上演。剧本1996年2月在《剧本》发表,在《黄梅戏艺术》1996年第1期发表。
《风雨丽人行》,王长安、罗晓帆、吴朝友编剧;李建平、查明哲导演;徐志远作曲;周源源、蒋建国、黄新德、钱涛、魏蓓蓓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8年上演。获199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奖;1999年进京上演;2010年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演。
《天堂梦》,熊文祥、涂耀坤编剧;余笑予、林海波导演;陈精耕、夏泽安作曲;段秋萍、余万能、詹春尧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1997年上演;1997年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最佳演出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1期发表。
《香女》,汪洋、叶小青、林海波编剧;林海波导演;陈精耕作曲;李丹、曹艳兰、王顺平、郜春林主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1997年上演;1997年湖北省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最佳演出奖。
《邓石如传奇》(又名《邓石如》),邓新生编剧;张忠言导演;何晨亮作曲;刘平、黄鸿英、朱苗根、占仰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1998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0年第3期发表。
《木瓜上市》,谢樵森编剧;赵日祥导演;陈精耕作曲;李文、余顺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8年上演。剧本1998年2月在《安徽新戏》发表。
《乾隆辨画》,黄河、黄光杰编剧;凌树声导演;江东昊作曲;陈炎根、印存斌、何玲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1998年上演,1999年进京演出。剧本1999年10月在《安徽新戏》发表。
《不倒的门楼》,林海波、章华荣、熊文祥、李玖久、周会编剧;余笑予导演;陈精耕作曲;张辉、杨俊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1998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1年第2期发表。
《秋千架》,余秋雨编剧;应萼定、孙怀仁导演;徐志远作曲;马兰、吴亚玲、蒋建国、黄宗毅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9年上演。
《徽州女人》,陈薪伊、刘云程编剧;陈薪伊、曹其敬导演;陈儒天、尚延文、董为杰、董润淮作曲;韩再芬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1999年上演;获2000年文化部第九届文化新剧目奖。剧本1999年8月在《剧本》发表,2006年10月在《中华艺术论丛》发表。
《冬去春又回》,根据赵瑞泰话剧《春夏秋冬》改编,沈黄编剧;林海波导演;陈祖旺作曲;石蔚华、李华、梅春景、喻萍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00年上演;获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第一名)。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1年第2期发表。
《请让我做你的新娘》(又名《守护真情》),湛志龙编剧;丁素华导演;陈精耕作曲;周洪年、王慧君、王玉珍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00年上演;获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金奖。剧本在2000年第4期《艺术》发表。
《春到江湾》,熊文祥、肖崇东、涂耀坤、李冬青编剧;丁素华导演;陈精耕、夏泽安作曲;段秋萍、余万能、郑淑兰、蔚淑安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2000年上演;获2000年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最佳演出奖;获2001年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春哥传》,林海波编剧;林海波导演;夏泽安作曲;肖华、雷早阳、梁惠敏主演;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2000年上演;获湖北省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综合演出一等奖。
《天柱仙子》,王自成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0年第3期发表。
《墙头马上》,根据白朴的同名元杂剧改编,陈望久编剧;李建平导演;陈精耕作曲;吴亚玲、蒋建国、黄新德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1年上演。
《红丝错》,顾颂恩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黄新德、吴亚玲、周源源、蒋建国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1年上演。
《拐杖》,王松平编剧;林海波导演;夏泽安作曲;肖华扮演、梁惠敏扮主演;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2001年上演。2001年获文化部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戏剧比赛优秀奖。
《金殿审妃》,王兆乾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1年第1期发表。
《驼哥的旗》,刘云程、郑继锋编剧;剧本2001年7月在《剧本》发表。
《回民湾》,王长安、廖善友、陈望久编剧;王向明导演;陈精耕作曲;李文、周珊、蒋建国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1年上演,200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本2001年12月在《安徽新戏》发表。
《魂断杏花村》,方文章编剧;池湘露导演;汪菱花、张辉主演;安徽省池州市黄梅戏剧团,2001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2年第4期发表。
《大眼睛的期盼》,根据话剧《山那边》改编,陈望久编剧;孙怀仁、唐大康导演;陈精耕作曲;何云、程小君、梅院军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2年上演。
《卓文君》,黄义士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2年第3期发表
《柔石桥》,濮本信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2年第1期发表。
《秦王李世民》,汪卫国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2年第2期发表。
《长恨歌》,罗怀臻编剧;谢平安、胡嘉禄导演;陈精耕作曲;黄新德、李文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3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2004年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
《孔雀东南飞》,根据同名汉乐府民歌改编,罗怀臻、王长安编剧;查明哲导演;徐志远作曲;赵媛媛、董家林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2003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知府黄干》,黄义士、王小马编剧;彭安娜导演;陈华庆作曲;刘国平、李萍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2003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半边月》,刘达刚编剧;孙怀仁导演;徐代泉作曲;余杞敏、石万良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2003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青铜之恋》,姚尚友、梅冰编剧;方红林导演;徐志远作曲;徐智雅、鲍小霞、李恋等主演;安徽省铜陵市黄梅戏剧团,2003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和氏璧》,周慧(执笔)、王巾、李春轩编剧;曹其敬、强音导演;徐志远、董为杰作曲;张辉、杨俊、詹春尧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03年上演。2006年入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参加第六、七届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入选PQ展画册。
《兑现》,湛志龙、周雅清编剧;黄鸣现导演;程学勤作曲;周洪年、郑玉琼、徐记柱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03年上演;获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金奖。剧本在2004年第6期《问鼎》发表。
《天职》,肖崇东、涂耀坤、方走新编剧;王国胜导演;夏泽安、陈精耕作曲;陈燕、余万能、陈明霞等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2003年上演;获2003年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获2008年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生命恋歌》,周雅清编剧;丁素华导演;程学勤作曲;肖华、吴利亚、刘飞雄、梁惠敏等主演;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2003年上演;获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最佳演出奖。
《让我叫你一声爸》,王若熬编剧;黄振元导演;赵更强作曲;陆淑芳、周辉超、叶金根、陈海霞等主演;湖北省武穴市黄梅戏剧团,2003年上演;获2003年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楚剧新作展演优秀演出奖、剧本三等奖。
《香妃》,龙仲文、郁华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2期发表。
《边塞情仇》,咏梅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3期发表。
《爱情客栈》,李光南、王自诚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4期发表。
《公司》,聂造编剧;聂造导演;陈儒天作曲;韩再芬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2003年上演。
《借妻》,杨璞编剧;戴金和导演;杨璞作曲;水从康、何小健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3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5年第2期发表。
《绿鹦哥》,徐启仁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4年第3期发表。
《黄梅雨》,黄河编剧;李建平导演;尤元春、仝婷、何玲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2003年上演。
《天女河边》,王训怀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4年第4期发表。
《巧媳妇》,王训怀编剧;王世辉导演;张妮、石玲、王晓南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为奴隶的母亲》,根据柔石同名小说改编,濮本信编剧;胡明克导演;王小亚、罗本正作曲;满玲玲、胡小松、余登云、夏丽娟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04年上演;2004年10月17日参加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戏剧调演获演出一等奖;2006年参加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演出。
《山乡轶事》,奇文斗编剧;王世辉导演;焦贤慎、黄梅主演;安徽省安庆市群艺馆,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蝴蝶儿》,王训怀编剧;王世辉导演;郑玉兰、潘文庆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星光灿烂》,江晓编剧;董学勤导演;李松梅、刘卫星、周军主演;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体局,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逛山庄》,湛志龙编剧;张文乔导演;杨奇勇、迟晨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山庄艺术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称娘》,湛志龙编剧;张文乔导演;高云、马丁、迟晨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山庄艺术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拉客》,湛志龙、张见平编剧;殷勤导演;何龙兰、洪石霞、王育志主演;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送礼》,王训怀编剧;王世辉导演;汪卫国、宋秀萍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万家灯火》,鲁令琴编剧;启明导演;刘红霞、丁飞主演;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文体局,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打瓜园》,袁静芝编剧;刘光明、李蓉导演;李思其、刘晓晓、舒婷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高崎小学,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莲妹与顺哥》,何成结编剧;汪维国导演;关阳、何培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邀学》,何成结编剧;张忠言导演;吴松明、黄宏英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爸爸,回家吧》,王训怀编剧;王世辉导演;汪学节、夏圆圆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柳絮飞扬》,濮本信编剧;李梅青导演;韩勇、张独思主演;中国银行安庆分行,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门票》,江皓编剧;王世辉导演;焦贤慎、余达亮、周娅主演;安徽省安庆市群艺馆,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判决情未了》,濮本信编剧;王世辉导演;胡芳、丁飞、汪金才主演;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匡生中举》,刘达刚编剧;潘忠仁导演;彭芙蓉、尹先梅、陈诚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讹鸡》,王小马编剧;潘忠仁导演;黄金峰、陈正兰、刘宏英主演;安徽省枞阳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桥头会》,刘达刚编剧;潘忠仁导演;江曙明、陈思、张正保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路遇新传》,湛志龙编剧;潘忠仁导演;吴锋、余杞敏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双下山》,余付今编剧;汪维国导演;方绍墀作曲;丁飞、孙芳玲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在“2004安庆市黄梅戏小戏调演”上演。
《李时珍外传》,陈中堂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4年第2期发表。
《李清照》,侯露、郭启宏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5年第1期发表。
《陶工谢聘》,方文章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5年第3期发表。
《糊涂官》,洪中为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5年第3期发表。
《巧二嫂》,庄稼、朱茂松编剧;朱茂松导演;程学勤作曲;李萍、熊辰龙、黄小平、何培等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2005年上演。
《青丝恋》,濮本信编剧;张文林导演;陈华庆作曲;王琴、叶小芹、查寅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2005年上演。
《聂小倩》,取材自《聊斋志异》,蔡曙鹏编剧;李云导演;王兆乾作曲;张莉、李云、陈国来、李全林、叶漫天等主演;新加坡戏曲学院、新加坡南侨中学,2006年在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雷雨》,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隆学义编剧;王向明导演;时白林作曲;蒋建国、吴亚玲、何云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2013年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
《逆火》,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周德平编剧;苑原导演;徐代泉作曲;蒋建国、周源源、王成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2003年剧本获省戏曲规划题材剧目二等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3年第1期发表。2007年更名为《何处桃花红》。
《雾里青传奇》,方文章、陈耀进编剧;汪维国导演;纪明庭作曲;刘秀丽、王勇前、杨满生等主演;安徽省池州市黄梅戏剧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借妻》,根据传统剧目改编,杨璞改编;张忠言导演;杨璞作曲;程明、王成、沙红主演;安徽省滁州市黄梅戏剧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六尺巷》,王小马编剧;李杰导演;陈华庆作曲;张小平、潘文庆等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春江月》,包朝赞编剧;彭安娜导演;马自宗作曲;郭宵珍、刘国平、潘文格主演;安徽省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大清天使》,贺学涛、张文鹏编剧;潘忠仁导演;马自宗、陈儒天作曲;唐卫星、王育志主演;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剧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碧血青锋》,刘达刚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江曙明、陈诚、余杞敏主演;安徽省宿松县黄梅戏剧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胭脂湖》,徐启仁编剧;戴金和导演;陈精耕作曲;汪林林、赵长玖、许桂枝主演;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3年第1期发表。
《槐树谣》,王训怀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儒天、马继敏作曲;陈晓玲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2006年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1期发表。
《山乡轶事》,齐文斗编剧;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1期剧本。
《卖花郎》,白祥兴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1期发表。
《吓的就是你》,王庐璐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1期发表。
《李四其人》,王庐璐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1期发表。
《闲话“六尺巷”》,徐启仁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2期发表。
《聘丈夫》,邓新生编剧;张忠言导演;吴多友作曲;何金龙、刘丽华、张年书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2005年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演。
《重任在肩》,邓新生编剧;张忠言导演;吴多友作曲;吴松明、黄鸿英、马美霞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2005年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演。
《知心村官》,陈望久、王小马编剧;陈新礼导演,潘昱竹副导演;陈精耕作曲;黄新德、钱涛、程小君、刘华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上演。
《霸王别姬》,根据莫言同名话剧改编,周德平编剧;王晓鹰导演,潘雪萍导演助理;解正涛、尚延文作曲;孙娟、李文、余顺、刘华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上演。
《英子》,王勇编剧;韩剑英导演;李道国作曲;程丞、吴进良、曹祝来主演;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2006年上演。获2006年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获2007年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金奖。剧本在《戏剧之家》2007年第2期发表。
《老屋春秋》,王自成编剧;范继信导演;陈精耕作曲;陆淑芳、王刚主演;湖北省武穴市黄梅戏剧团,2006年上演。获2006年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获2007年第六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地方戏曲新作展演综合类金奖,编剧奖三等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4期发表。
《曾帅造船》,濮本信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6年第3期发表。
《考婿》,吴美莲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2006年11月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
《六尺巷》,孙娟、董成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11月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
《婆媳之间》,汪莉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一团,2006年11月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
《挡轿》,何云、锯翔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6年11月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
《后悔》,安徽省岳西县黄梅戏剧团,2006年11月第三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
《何处桃花红》,根据鲁彦周小说《逆火》改编,周德平编剧;王向阳导演;徐代泉作曲;蒋建国、周源源、王成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7年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演。
《商女春秋》,根据黄梅大戏《小辞店》改编,侯露编剧;田沔东导演;汪菱花、杨满生主演;安徽省池州市黄梅戏剧团,2007年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上演。
《风花雪月》,尚造林编剧;王国胜导演;陈精耕作曲;张辉、董小满、石蔚华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07年上演。获2007年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综合类金奖。
《奴才大青天》,湛志龙编剧;黄鸣现导演;陈精耕作曲;周洪年、王慧君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07年上演。获2007年湖北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金奖;2008年首届湖北省地方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2009年湖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百丈崖的女儿》,方走新编剧;戴金和导演;解正涛作曲;段秋萍、余万能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2007年上演;获2007年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地方戏剧新作展演综合奖银奖,编剧三等奖。
《花落奈何》,王敏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2期发表。
《金佛记》,文峡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3期发表。
《西施归越》,黄义士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4期发表。
《月圆中秋》,贾璐编剧;韩建英导演;李道国作曲;程丞、吴进良、段秋萍主演;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2008年上演。获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
《傲骨寒梅》,徐启仁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1期发表。
《徐锡麟》,濮本信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2期发表。
《家园》,齐文斗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2期发表。
《珊瑚》,秦之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4期发表。
《徽商胡雪岩》,金芝编剧;李建平导演;时白林作曲;余顺、何云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美人蕉》,王延松导演;王岩松导演;时白林作曲;韩再芬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江淮儿男》,湛志龙编剧;陈涛导演;陈华庆作曲;吴美莲、刘国平、余淑华、马自俊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徐锡麟》,王晓马编剧;李杰、朱茂松导演;程学勤、陈华庆作曲;熊辰龙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红楼探春》,薛允璜编剧;陆军导演;汪莉、董家林、夏圆圆、郑玉兰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血泉》,李希华编剧;梁成安导演;郭金柱作曲;马燕、程明主演;安徽省滁州市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雪梦》,孙茂庭编剧、范继信导演;陈精耕作曲;黄珍珍、毕春梅、颜庭柳主演;江苏盱眙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桐城六尺巷》,王自诚编剧;雷国华、孙虹江导演;陈精耕作曲;汪晓明、许桂枝、赵长玖、汪林林主演;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独秀山下的女人》,刘云程、焦建云编剧;卢浩导演;陈精耕作曲;刘丽华、陈岱进主演;安徽怀宁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1年第4期发表。
《阿珍》,方云从编剧;孙怀仁导演;陈儒天作曲;童玲红、王文华主演;安徽望江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孤山妈祖》,刘达刚编剧;张金娣导演;陈儒天作曲;彭芙蓉、陈诚主演;安徽宿松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山梅》,刘笃寿、梁如云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儒天作曲;洪石霞、张辉主演;安徽太湖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风摇二月天》,周德平编剧;李建平导演,潘昱竹副导演;陈精耕作曲;程小君、梅院军、王成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09年上演。
《凤戏龙》,王晓马编剧;汪静导演;程学勤作曲;夏圆圆、董家林主演;安庆市黄梅戏一团,2009年上演;获第四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秋夕》,孙伟编剧;郑玉兰、檀春芳主演;安庆市黄梅戏一团,2009年上演;获第四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李四光》,熊文祥编剧;余笑予导演;徐志远作曲;张辉、谢思琴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09年上演;获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获文化部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0年第1期发表。
《邢绣娘告官堤》,宋西庭、湛志龙编剧;丁素华导演;陈精耕作曲;王慧君、徐记柱、周洪年等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09年上演;获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优秀演出奖。
《布衣毕昇》,周慧、许晓武、方走新编剧;王国胜导演;李道国作曲;余万能、程丞、王昌启、郭春主演;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上演;获2009年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新作展演优秀演出奖、编剧二等奖。
《香草》,邓新生编剧;林海波导演;夏泽安作曲;梁慧敏、彭超、刘卫平主演;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上演;获2009年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优秀演出奖、编剧二等奖。
《蕲州知府》,根据越剧《一钱太守》移植改编,郑志勇编剧;郑志勇导演;赵枫作曲;王顺平、苏坤、石玲华主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2009年上演;获2009年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演出奖。
《江姐》,阎肃编剧;李仕龙导演;时白林作曲;吴琼、黄新德等主演;中国广播艺术团吴琼黄梅戏工作室,2009年上演。
《黄金屋》,王长安、王庐璐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2期发表。
《富贵还乡》,江爱华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2期发表。
《一代风流武媚娘》,张亚非、汪自毅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3期发表。
《三嫂告状》,何小剑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3期发表。
《心理疗法》,咏梅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4期发表。
《给我一片阳光》,江皓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09年第4期发表。
《严凤英》,王新纪编剧;曹其敬总导演,徐春兰导演;时白林音乐顾问,徐代泉唱腔设计;吴琼、黄新德、丁同、王英会、汪晓明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10年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东坡》,熊文祥编剧;余笑予导演;陈精耕作曲;张辉、谢思琴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10年上演;获2013年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
《东坡赤壁》,范国清编剧,2010年3月,剧本获“黄冈市征集苏东坡黄梅戏剧本”活动二等奖第二名。
《郎对花姐对花》,江爱华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0年第3期发表。
《桃李无言》,何成结编剧;何培导演;王世庆作曲;吴美莲、查寅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11年上演。
《孟丽君》,班友书、汪自毅编剧;董学勤导演;陈礼旺作曲;余淑华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11年上演。
《张朝宗告漕》,方从云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1年第1期发表。
《槐荫交子》,濮本信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1年第2期发表。
《金殿抓阄》,陶健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1年第3期发表。
《红杜鹃牢房》,侯露编剧;雷国华导演;唐红、潘文格主演;安徽武警文工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优秀剧目奖。
《闹元宵》,王晓马编剧;朱茂松导演;马丁、熊东旭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优秀剧目奖、编剧二等奖。
《姑苏台》,何小剑编剧;汪静导演;张萍、杨勇奇主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剧目奖,编剧一等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3年第3期发表。
《讨学钱》,李光南编剧;白红、姜林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编剧三等奖。
《佛手姜》,朱斌峰编剧;殷俊、吴国文、唐剑锋主演;安徽省铜陵市艺术剧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编剧三等奖。
《醉酒》,徐启仁编剧;陈小龙、范娟娟主演;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2011年第五届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上演,获编剧一等奖。
《相知吟》,根据传统大戏《锁阳城》改编,王训怀编剧;方从云、姚虹导演;童玲红、王文华主演;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剧本2011年上演。在《黄梅戏艺术》2012年第2期发表。
《红杜鹃》,侯露编剧;雷国华导演;陈精耕作曲;汪菱花、潘文格、唐红等主演;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和武警安徽省总队政治部文工团,2011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2年第1期发表。
《妹娃要过河》,周慧编剧;张曼君导演;徐志远作曲;杨俊、詹春尧、段秋萍等主演;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2011年上演;2013年获第十四届文化部“文华优秀剧目奖”。
《小乔赤壁》,胡应明编剧;王青导演;李道国作曲;程丞、吴进良、曹祝来、石静主演;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2011年12月首演。
《徽州往事》,谢熹编剧;王延松导演;陈儒天作曲;韩再芬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2013年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
《风尘女画家》,林青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孙娟、余顺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
《榴花不开盼哥回》,王晓马编剧;李建平、董学勤导演;徐代泉作曲;陈晓玲、汪卫国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2年第3期发表。
《李时珍》,余青峰编剧;韩剑英导演;徐志远作曲;张辉、谢思琴主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获2013年第一届湖北省艺术节暨第十届楚天文华大奖。
《永远的青春》,湛志龙编剧;张文乔导演;江纯作曲;吴红军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12年上演。
《传灯》,湛志龙、吴启前编剧;李建平导演;徐代泉、江纯作曲;吴红军、张莉主演;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获2013年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编剧二等奖。
《牛郎织女》,陆洪非、金芝编剧;潘昱竹导演;魏蓓蓓、周珊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
《半个月亮》,余青峰编剧;王晓鹰、陈涛导演;徐志远作曲;王琴、黄新德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
《寸草心》,刘云程、焦建云编剧;潘西平导演;陈儒天作曲;黄金峰、胡营主演;安徽省枞阳县黄梅戏剧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获优秀剧目奖。
《千羽锦》,根据日本著名剧作家木下顺二的《夕鹤》改编,刘金妮、杨洋编剧;王青导演;徐志远作曲;仝婷、查子竹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2010年上演。获2010年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获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浮生六记》,根据北京京剧院同名京剧改编,原著为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白爱莲导演;陈华庆作曲;刘国平、吴美莲主演;安徽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孝行天下》,王世福、朱青编剧;梁成安导演;郭金柱作曲;宋学东、马燕、王平主演;安徽省滁州市演艺公司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惊天一兰》,侯露编剧;展敏导演;陈精耕作曲;孙娟、汪晓明主演;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珍珠汤》,邓新生编剧;田沔东导演;陈儒天作曲;洪石霞主演;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剧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2年第4期发表。
《百面人生》,沈晓富编剧;许勇导演;曹新梅、杨曙主演;安徽省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五女拜寿》,顾锡东编剧;何培导演;程学勤作曲;李萍、马自俊主演;安徽省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鸳鸯剑》,王训怀、杨璞编剧;朱茂松导演;徐代泉、王小亚作曲;夏圆圆、潘文庆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鸳鸯壶》,方云从编剧;孙怀仁导演;龙妮、王文华、童玲红主演;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映山红》,方撼、牛刚花编剧;汪静导演;虞文兵主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真假新郎》,改编自《警示恒言》的《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王梦君、丁传飞、戎慧主演;江苏省盱眙县黄梅戏剧团,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演。
《贵妇还乡》,根据瑞士迪伦马特的同名剧作改编,王新纪编剧;梁群导演;徐志远、孔宏伟作曲;吴琼、黄新德主演;吴琼戏剧工作室,2012年上演。
《牌环记》,徐启仁编剧;朱茂松导演;张小平、崔克勇、马丁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2012年上演。
《卖花记》,徐启仁编剧;朱茂松导演;熊东旭、崔克勇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2012年上演。
《送香茶》,徐启仁编剧;朱茂松导演;潘文庆、夏圆圆、熊辰龙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2012年上演。
《富贵图》,徐启仁编剧;朱茂松导演;王琴、潘文庆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2012年上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金芝编剧;孙怀仁导演;时白林作曲;程丞、曹祝来主演;获2013年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优秀演出奖。
《余三胜轶事》,熊文祥编剧;林海波导演;夏泽安作曲;王刚、吴丽亚主演;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2013年上演;获2013年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优秀剧目奖、编剧一等奖。
《翠竹青青》,湛志龙、张文乔编剧;张文乔导演;江纯作曲;曹艳兰、王顺平、李丹主演;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2013年上演;获2013年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戏曲展演剧目奖。
《告粮官》,方云从编剧;朱茂松导演;熊辰龙、崔克勇、郑玉兰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3年上演。
《葵花井》,牛刚花编剧;朱茂松导演;潘文庆、汪莉、郑玉兰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3年上演。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0年第4期发表。
《相思扣》,根据传统大戏《乌金记》改编,王训怀编剧;胡继宗、董学勤导演;徐代泉作曲;戢东、陈晓玲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2013年上演。
《葡萄渡》,根据同名传统大戏改编,牛刚花编剧;朱茂松导演;张丽、檀春芳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3年上演。
《一片杜鹃红》,王长安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3年第2期发表。
《最后的白露》,王晓马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3年第3期发表。
《楚舒恨》,洪中为、邓新生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3年第4期发表。
《荞麦记》,根据同名传统大戏改编,方云从编剧;朱茂松导演;张小萍、夏丽娟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4年上演。
《小乔初嫁》,盛和煜编剧;张曼君导演;徐志远作曲;何云、梅院军、董成、孙娟、王成等主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2014年1月首演。
《乱世芳魂》,江爱华、操风琴编剧;剧本在《黄梅戏艺术》2014年第1期发表。
《地之梦》,王长安编剧;张金娣导演;徐高生作曲;黄金峰、张靖、胡营等主演;安徽省枞阳县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黄湖谣》,李光南、吴峰编剧;唐大康导演;陈儒天作曲;江曙明、陈诚等主演;安徽省宿松县新黄梅演艺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凤鸣宏村》,余治淮编剧;孙虹江导演;徐代泉作曲;仝婷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好大一个家》,孙茂延、张娟编剧;范继信、赵诗雨导演;陈精耕作曲;胡仁伟等主演;江苏省盱眙县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县令陈赓》,王训怀编剧;胡继宗导演;徐代泉作曲;戢东、王卫国等主演;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寂寞汉卿》,王长安编剧;卢昂总导演,芦珊执行导演;陈华庆作曲;刘国平、吴美莲主演;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老屋风情》,王自诚编剧;朱茂松导演;陈精耕作曲;吴云主演;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靠善升官》,聂圣哲编剧;刘涉运导演;陈华庆作曲;丁飞、余平、马自俊等主演;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雷池清波》,王晓马编剧;李建平导演;徐代泉作曲;马自俊、童红玲、龙尼等主演;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艺术传播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青山签》,徐启仁编剧;孙虹江导演;吴恕民作曲;汪林林、赵长玖主演;安徽省桐城市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大清贤相》,余青峰、屈曌结编剧;卢昂导演;陈华庆作曲;黄新德、熊辰龙、夏丽娟、王琴等主演;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忠魂曲》,李光南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儒天作曲;熊筠主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李离伏剑》,刘云程编剧;翁国生导演;刘建宽音乐设计,何晨亮唱腔设计;潘红星、刘丽华主演;安徽省怀宁县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烟雨杏花村》,王训怀总编剧,陈耀进编剧;汪静导演;李俊文作曲;王勇前、胡杰、杨满生等主演;安徽省池州市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胡久根卸任》,谢樵森编剧;刘涉运、陈佑国导演;陈儒天作曲;王良结、王向林、詹玉涵主演;安徽省望江县长江黄梅戏剧团,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大清天使赵文楷》,张文鹏、贺学涛编剧;王世辉导演;陈儒天作曲;王清主演;安徽省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2015年上演,参加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