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表现能力的研究
在传统文化备受重视的社会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了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如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青海省军区机关幼儿园马晓燕老师的《幼儿园民间文学课程实施策略》,邢有琼老师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杨斌老师的《浅析幼儿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思考》等,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民间文学作为阅读材料进入幼儿园课程,形成的经验也比较零散,大都以经验总结、研究报告等形式发表在期刊或网站,没有形成较有价值的教育专著,对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教育的借鉴意义不大。在这些研究中,也有幼儿园和教师谈到把民间文学教育融入音乐、美术等教育活动中,但其研究目的也只是拓展民间文学的教育形式。把民间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幼儿多种表达表现能力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国内外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有部分论著涉及儿童文学的不同表达表现形式,但数量也不多,主要有:李倩敏老师的教育专著《幼儿文学作品赏析与表达指导》不但从语言角度,也从戏剧、影视、游戏等方面论述了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指导;无锡市山语银城实验幼儿园朱琴老师的《浅谈音乐在幼儿文学作品学习中的渗透》一文论述了幼儿文学作品与音乐活动的有机结合,包括以歌唱、即兴演唱等形式表现文学作品;《早期教育(教科研版)》上发表的陈建华老师的《基于幼儿文学的音乐渗透教育》,从幼儿文学的情感、韵律、形式特点与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之间的互通美感性入手,开展了以文学为基础的音乐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借鉴现有国内外研究经验,探索幼儿民间文学的不同表达形式,提炼多种幼儿表达表现能力的方法,我们通过平行开展多个子课题,有效达成了幼儿多元表达表现能力的研究结果:
◆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音乐表现能力的研究。
◆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研究。
◆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表演能力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立足于早期经验,希望通过多种研究,梳理出有关经验,形成初步的研究报告。营造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多元表达与表现能力的艺术氛围的研究、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表现能力的实施途径的研究(如:民艺大串门活动、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活动、个别化活动、自由活动、节庆大活动等途径),以及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表现能力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如:内容的适切性策略、手段的整合性策略、评价的开放性策略、方法的灵活性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