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步骤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形成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网络图(如图1所示)。

图1 课题组织网络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1—2019.1)
1.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纲领性文件,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各年龄段幼儿表达表现的特点等,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2.查阅国内外有关民间文学、儿童文学、表达与表现等文献资料并开展研究,进一步归纳总结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3.邀请有关专家给予开题方面的指导,初步拟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1—2021.6)
1.深入进行文献研究,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表达表现的特点,说、唱、画、演等表达形式的侧重点。
2.开展幼儿表达表现能力现状调查,通过对家长、教师及幼儿的调查,了解幼儿表达表现能力水平,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3.构建课题三级研究框架,开展“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和表演能力”四个子课题以及三级课题的研究,梳理归纳以民间文学为载体的表达表现目标及制定依据,评价指标及制定依据;民间文学表达表现活动内容的筛选、分类依据,民间文学内容改变的原则、方法和要素;整理民间文学表达表现活动的内容序列。
4.在开展四大子课题和下属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归纳总结以民间文学为载体的各种表达表现活动的研究途径、实施途径、实施的策略和方法等,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5.开展以民间文学为载体,发展幼儿表达表现能力的成效研究,进行幼儿表达表现能力后测,了解课题研究和幼儿表达表现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民间文学表达表现活动对幼儿表达表现能力发展的作用。
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21.6—2021.12)
对已经取得的研究资料、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题展示及交流,将研究成果在幼儿园教育、亲子教育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