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璀璨文化,是文明的根基。幼儿教育人生底色教育,教育环境、教育氛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性格特点的形成。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日益深化,教育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最核心的内容,其开发建设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幼儿园组织开展文明礼仪、道德修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开发建设了新型的幼儿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幼儿教育发展。

我园自创办初始就将传统文化纳入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范畴。在《爱上民间艺术》中,我们从孩子爱玩的天性入手,以民间游戏、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和民间文学为切入口,向幼儿展示了一片广阔的民间艺术天地。孩子们在其中遨游、感知,从好奇到喜欢直至爱上,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厚重。但是,仅仅传承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创新,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适合当今幼儿教育的内容,如何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的学习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2018年,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旨在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表现能力的课题研究,借助民间文学这片沃土培育出“懂规则、喜阅读、好运动、乐表现、爱劳动”的幼儿。课题以民间文学为载体,通过不断地收集、整理、改编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学内容,鼓励幼儿运用“说、唱、画、演”的表现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于民间文学的理解,从与同伴的互动、与环境的互动、与民间文学的互动中汲取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精神力量,陶冶情操、增长智力,成长为具有初步责任感和良好民族情感的小公民。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遇见民间文学,遇见了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人和事;慧见民间文学,学会分辨事物的是非、接纳人物的多样性,感受诗词歌赋的优美韵律;慧现民间文学,在民间文学的沃土中开出智慧的花,结出大胆表现的果。我们将这些闪烁着智慧的果实捡拾起来,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希望《慧见民间文学》能够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段快乐的回忆、一段融入个性的印记。

谨以此书献给课题研究中积极参与的家长与孩子们,感谢各级共建单位与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多年的实践得到了上海市规划办熊立敏老师、劳南怡老师,浦东新区教发院吴为民、徐婵娟等专家的指导,以及课题组冯叶琼、张颖颖、张敏、傅燕、杨琼、周维、胡敏等老师的全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澧溪涓涓,教育潺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澧溪润幽兰,人文沁百川”为办园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滋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浸润在其中的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