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促进园所发展

第三节 民间文学促进园所发展

澧溪幼儿园是一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办园特色的幼儿园,在课题研究助推传统教育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一)完善了园本课程

早在十几年前,我园就开始了有关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园本课程建设的课题研究,构建了爱上民间艺术教育的园本课程。随着本课题的开展,幼儿发展目标,尤其是各年龄段的分目标更加清晰,各年龄段的内容更加丰富,民艺大串门、民间艺术周等表达表现平台更加成熟,在融入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使园本课程更加完善。

(二)润色了四年规划

在课题助推下,我园形成了“澧溪润幽兰,人文沁百川”的办园理念。在这一办园理念的主导下,我园制定了“传承经典育美善 五育并举润童年”的四年发展规划,把课题研究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成果非常好地融入了进去。在四年规划中,我们以“阅读经典,弘扬传统”为重点项目,旨在将一些经典的民间文学作品用说、唱、画、演的方法进行阅读,使孩子们感悟经典的魅力,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传统文化底色。

(三)丰满了园训园风

1.我园园训:童蒙启正,乐善至美

《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在童年时期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以此来描述童蒙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带领孩子徜徉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让师幼在经典的学习分享中汲取养分,启迪心智,引领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三国志》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此教诲人应有乐善之心。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善与美是不可分割的——乐善方能至美,至美才能乐善。我们倡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博爱之心接纳每个幼儿,呵护他们善良的天性,引导幼儿知书达礼,养成自信活泼的性格、善良无私的品质,为幼儿幸福的人生奠基。

2.我园园风:博爱、好学、合作、创新

我园园风源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包括为政治理念上的民本要求,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等,这些对我们在园风建设上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的园风包含了以人(幼儿、教师家长等)为本的博爱思想,以“修齐治平”为理想的好学作风,以仁义、和谐、中庸为相处模式的合作氛围,以自强革新为态度的创新精神。

正是有了对民间文学深厚的理解,才逐渐形成了我园“童蒙启正,乐善至美”的园训和“博爱、好学、合作、创新”的园风。

(四)辐射周边园所

我们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进行了课题成果的辐射,为更多的幼儿园与家长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为其开展民间文学教育教学活动打开了新的思路。

如课题中期展示活动,我们向周围姐妹园的园长及科研骨干教师展示汇报了课题研究过程和做法;参加了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两纲教育浦东专场,园长及各位骨干教师向全区介绍了我园民间文学表达表现的做法;参与了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我园办园理念、课题研究成果等;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有关论文,在各种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五)提升了办学质量和社会评价

在课题的助推下,在办园理念、园训园风的指引下,在浓浓经典的润泽下,我园办园质量不断提升,近五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浦东新区示范幼儿园、浦东新区见习教师基地学校、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浦东新区科研先进集体、浦东新区优秀早教点、浦东新区分类定级晋位升级一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获浦东新区教育局绩效考核优秀等骄人的成绩

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幼儿在感受体验、创造表现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可以养成懂规则、喜阅读、好运动、乐表现、爱劳动的习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如此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日后也必会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澧溪人正是奉行着这样的理念,努力将民间艺术这一文化瑰宝发扬光大。我们正用“心”体验着,用“意”创造着,用“情”耕耘着,致力于将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