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气动补偿
2025年09月20日
2.3.1 气动补偿
气动补偿的关键在于减小舵面上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到铰链轴之间的距离。这可通过改变气动力合力作用点或调整铰链轴前后位置来实现。常见的补偿形式有以下几种。
(1)移轴补偿。它属于调整舵面转轴位置的补偿形式。位于转轴前面的舵面面积叫作补偿面积。由于补偿面积上气动力所产生的对转轴力矩,与转轴后面的舵面面积上气动力所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因而铰链力矩减小。但转轴的移动有一定的限制,过分的后移会使铰链力矩系数变号,造成杆力与杆位移方向相反,操纵不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过补偿,在设计舵面时应尽量避免。
(2)突角补偿。它属于改变气动力合力作用点的补偿形式。此时翼端部分或全部伸至铰链轴前,使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前移。其缺点是舵偏角大时易使突角部分气流分离,引起振动。
(3)内补偿。它实质上相当于移轴补偿,只是不改变铰链位置及舵面外形,而是在铰链轴前延伸一舌片,使它能在由密封布隔成上下两室的翼表面内部半闭室内转动。翼表面上下A、B处压强分别传至半闭室上下部分,则在舌片上就产生额外的气动力,使舵面(包括舌片)的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前移。内补偿基本上不破坏剖面气动外形,但偏角受半闭室空间限制,一般用于副翼补偿。
此外,还有通过头部修形、后缘切割以及改变局部外形使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前移;利用连杆机构使舵面后缘附翼(或附片)随舵面偏转而反向偏转,从而使气动力合力作用点前移等补偿方法。但这些补偿方法构造复杂,容易产生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