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沉浮运动的升力特性分析
对本章选取的NPS微型扑翼飞行器模型,扑翼不产生升力作用而只产生推力(或阻力)作用,升力在单周期内作用为0,但升力作用在整体的功率转换上仍要考虑。本节仅在沉浮运动中讨论升力曲线特征。
图7.10是沉浮运动单周期升力变化曲线,等待仿真出的升力系数稳定后,选取其中一个周期并换算成升力。翼先上拍再下拍,T=0时翼处于拍动的最下方,速度为0。可以看出曲线先是比较波动,而在达到升力峰值前曲线较为平稳,又在峰值附近产生升力波动。
图7.10 沉浮运动单周期升力变化曲线
这个现象是前缘涡(LEV)和前半周期脱落的前缘涡(PLEV)相互耦合的结果。下拍过程中,涡产生在翼上表面会增大升力系数(升力),而产生在下表面会减小升力系数(升力)。图7.11是一个扑动周期的6个压力云图,由图可以看出,图7.11(a)中翼高速向上拍动,下表面前缘涡刚刚形成,而前半周期下表面前缘涡在尾翼准备脱落,此时两个涡都在翼下方,对应图7.10中负峰值前0.1~0.2 T范围的平滑曲线;图7.11(b)中翼刚开始向下拍动,翼速度较低,下表面LEV刚刚形成,而正在经历上表面PLEV,两个涡相互耦合,对应图7.10中0.4~0.5 T范围的小幅波动;图7.11(c)中翼高速向下拍动,上表面LEV刚刚形成,上表面PLEV正在脱落,两个涡共同诱导出升力增大的效果,对应图7.10中峰值前0.6~0.7 T附近范围的平滑曲线。同理可以分析图7.11(d)到图7.11(f)涡的漂移情形,压力云图相反。这种现象取决于扑动翼型的扑动类型和相应的动力学系数,如果其中的某一个参数发生了改变。例如,增大或减小沉浮运动的幅值,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将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涡的流动分离作用有较明显影响。
图7.11 沉浮运动单周期压力云图
(a)扑翼从中间位置开始向上扑动;(b)扑翼位于最高位置开始向下扑动
图7.11 沉浮运动单周期压力云图(续)
(c)扑翼高速向下扑动;(d)扑翼位于最低位置开始向上扑动;(e)扑翼高速向上扑动;(f)扑翼向上扑动回到中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