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础的信号处理单位,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主要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如图1.2所示。细胞体主要负责维持神经元的新陈代谢,由细胞膜、细胞核、
图1.1 神经系统细胞的组成结构
细胞质、线粒体、核糖体等结构组成。神经突起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的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按照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神经元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从胞体发出的一个到多个突起,呈放射状,接收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信号。轴突长,分枝少,粗细均匀,常起于轴丘,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接收信号的部位称为突触,因而树突又被称为突触后,轴突被称为突触前。一般情况下,在描述某一特定突触时,才会提及神经元是突触前或突触后。大多数神经元既是突触前也是突触后,当它们的轴突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连接时是突触前,当其他神经元与它们的树突建立连接时是突触后。
图1.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摘自《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1])(书后附彩插)
按树突和轴突伸出胞体的方向和形态的不同,神经元又可分为3种或4种,本书介绍4种神经元类型: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图1.3所示为各种神经元形态。
图1.3 各种神经元形态(摘自《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1])(书后附彩插)
单极神经元只有一个离胞体较远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常见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双极神经元具有两个独立突起,胞体两端各伸出一个突起,一个为树突,分布在周围;一个为轴突,伸向中枢。双极神经元仅见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节、耳蜗神经节、嗅觉感受器和视网膜内。假单极神经元的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它所伸出的胞突离胞体不远处便呈T字形分支,其中一支走向感受器,称为周围突;一支进入脊髓或脑,称为中枢突。此种神经元存在于脊神经节和某些脑神经元的感觉神经节内。多极神经元具有3个以上的突起,其中仅有一支为轴突,其余均为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