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信号获取

7.3.1 信号获取

脑机接口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它的主要构成与常见通信系统相似,有三大部分:①信号获取,即采集脑电信号;②信号识别,即从采集到的脑电信号中提取有效特征,根据先验知识进行识别;③信号转换,即将识别的分类信息根据映射关系,转换为控制指令。图7.6显示了脑机接口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

图7.6 脑机接口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

(摘自BNCIHorizon 2020:towards a roadmap for the BCI community[5])(书后附彩插)

常见的检测脑活动的技术有很多,如EEG、ECoG、fMRI等。现有BCI系统中,以上几种技术均有应用,其中,fMRI仪器实时性较差且价格较贵,不适用于实验室;ECoG有创且信号特征较少,因而适用面不广;相较而言,EEG实时性较好,实验成本小,信号特征明显且稳定。

根据第一次BCI国际会议的官方定义,脑机接口(BCI或称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是一种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信系统。从技术实现途径来看,BCI是一种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按照侵入程度不同,将BCI分为非侵入式(non-invasive BCI)、半侵入式(partially invasive BCI)和侵入式(invasive BCI)。非侵入式即在头骨外检测信号的设备;半侵入式即安置在大脑皮层表面接收信号的设备;侵入式即通过开颅手术等方式,向脑组织内植入传感器以获取信号的设备。三者各有优缺点,总体来看BCI设备对脑部的侵入程度越高,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