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神经胶质细胞

1.1.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另一大类细胞,数量相当于神经元的10倍左右,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与前者合称为大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2]。图1.4所示为各胶质细胞的主要结构。

图1.4 各胶质细胞的主要结构(摘自《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1])(书后附彩插)

星形胶质细胞呈圆形或放射性对称状,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采用经典的金属浸镀技术(银染色)显示此类胶质细胞呈星形,从胞体发出许多长而有分支的突起,突起末端常膨大形成脚板或称终足,有些脚板贴附在邻近的毛细血管壁上,因而这些脚板又被称为血管足,靠近脑脊髓表面的脚板则附着在软膜内表面,彼此连接构成胶质界膜,这些突起具有支持和分隔神经细胞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与血液之间形成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一方面能够阻挡对脑组织有害的蛋白质,另一方面可以将某些药物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谷氨酸等渗透进入脑组织,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体积小且形状不规则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唯一来自中胚层的细胞,具有多突触和可塑性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对于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比星形胶质细胞小,胞突短而少,主要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绕轴突,形成绝缘的髓鞘结构,协助生物电信号的跳跃式高效传递,并维持和保护神经元正常功能。

髓鞘是包围神经元轴突的脂类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是由一个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多个轴突形成髓鞘的鞘,而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则是多个许旺氏细胞围绕一个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髓鞘在神经系统起着支持轴突的作用,多层的脂质细胞膜具有很高的电阻,由此髓鞘可以产生高绝缘性并使电流沿轴突传递得更远。在髓鞘间隔处有结节,该结节被称为郎飞结,使得髓鞘通过一种“跳跃式传导”机制来加速动作电位传递,对于神经信号的快速传递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