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大脑可以被看作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脑电信号是其输出,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1985年,Babloyantz等首次将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应用于脑电信号分析。目前非线性动力学方法主要有Lorenz散点图、Lyapunov指数、相关维数、复杂度等[12]。
1.Lorenz散点图
假设脑电信号的采样点为x(1),x(2),…,x(n),…,Lorenz散点图的绘制是采用相邻两采样点的前一点值为横坐标(X轴),后一个采样点为纵坐标(Y轴),即
{(x,y)|x=x(n),y=x(n+1),n=1,2,3,…}
Lorenz散点图比较直观,可以看出相邻采样点之间的关系和信号的幅值。一般癫痫病人的Lorenz散点图沿着45°线分布,正常人则分布在小范围的椭圆形区域内,如图4.11所示,说明癫痫病人脑电信号相邻点较为接近,而正常人的信号比较稳定。Lorenz散点图对脑电信号进行粗略的分析,呈现直观的图像特征,并未量化分析。
图4.11 癫痫病人与正常人的Lorenz散点图(摘自《脑电信号的几个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13])
(a)癫痫病人的Lorenz散点;(b)正常人的Lorenz散点图
2.Lyapunov指数
混沌系统是指在一个确定性系统中存在着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此系统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重复性及不可预测性,并且未来状态对初始值具有敏感的依赖性。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Lyapunov指数用于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属于混沌系统,即描述初始状态的微小不确定性扩大率的重要参数。当系统Lyapunov指数存在正值时,表明系统具有混沌特征。研究者们计算了脑电信号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均为正值,证实脑电信号具有混沌特征。
3.相关维数
相关维数用于描述系统的自由度,是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中根本的量化指标之一。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脑电信号的变化反映了大脑活动的细微变化。相关维数为1时,系统呈现周期振动;相关维数为2时,系统存在两个不可约的频率的周期振荡;相关维数边界不是整数时,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