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南海

五 南海

南海亦属百越一支。南海一名最早见于《汉书·高帝纪下》记载,汉高祖十年诏封,“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南武侯织亦是百越的后裔,与闽越、东瓯同时被封,同属百越明矣。关于南海王国史事,文献记载极为简单,除《汉书·高帝纪》记载外,《汉书·淮南王传》亦略有提及,“南海民处庐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击之。……南海王织上书献璧帛皇帝,忌擅燔其书,不以闻。吏请召治忌,长不遣,谩曰‘忌病’。”王安又书曰:“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于上淦。”[54]据此,南海王国亦因反汉失败被灭国迁众。根据这些记载,南海王国地望在何处?说法不一:有的推断当居于汉代庐江郡之南,今安徽南部;[55]有的认为在今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56]潘莳《汉南海王织考》一文考证最详,认为上述二次记载南海王国史事均在淮南厉王时,“按厉王传只云派淮南吏卒击庐江界反者,而无间忌入越之说,且叛者只有南海处民,自非南海全国,则淮南吏卒所击者,必与间忌所击者有异,淮王安传又云:‘南海王织(《史记》作南海民王织)上献璧帛皇帝,忌擅燔其书,不以闻’,可见南海终厉王之世,尚复存在,未为淮南吏所灭。织自称为南武侯,南武,海上之豪语也,以此威其众。织所据此,在江西之东南以迄福建之西南,界于闽越和南越之间。”[57]全祖望和潘莳的考证是比较可信的,南武侯织的封地在今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南海王国史事记载同闽越一样虽见于汉代,但究其历史,我们从考古资料还可以把它大大推前至商周时代。前面已经说过,作为百越文化特征之一的“印纹陶文化”,在其分布的七个区中,其中有一个叫“粤东闽南区”。这个区的分布范围同史书记载的南武侯织以及史家所考证它的封地正相符合,这决不是偶然,彼此应有历史的渊源关系。从文献和考古资料相互印证,说明南海王这支越人亦属百越一支,也是由当地原始先民发展形成的。关于南海王国是否作为一个族看待,过去史家尚未提过。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连同它的历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