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纺织业
纺织业是百越另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有悠久的历史。吴兴钱山漾出土有丝、麻织物。春秋至秦汉时,各支族普遍有了发达的纺织业。《淮南子·原道训》说:“干越生葛絺。”《诗·周南》云:“为絺为络,服之无斁。”传曰:“精曰絺,粗曰络”,故絺就是细葛布。于越是很会织造葛布的,文献记载说:越王句践“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使越女织治葛布”,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仅一次送给吴王夫差的就有“十万匹”。[50]句吴还能织造丝织物,其使节季札到郑国拜访子产,送给子产丝织的缟带,[51]吴王夫差也送“杂缯四十匹”给伯嚭。[52]
汉代的闽越和南越会织葛布,史载:江都易王建“遣人通越繇王闽侯,遗以锦帛奇珍,繇王闽侯亦遗建荃、葛、珠玑、犀甲、翠羽、蝯熊奇兽,数通使往来。”[53]南越则会织造丝织品和葛布,《汉书·地理志》说:南越“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韦昭注曰:“布,葛布也。”海南岛“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桑蚕织绩”。[54]考古发现虽没有完整的实物,但经常可见到在陶器和铜器上遗留麻布和丝织品的痕迹。在南越王墓中就发现有用“麻布包裹”、“麻绳捆扎”竹笥及“丝织衣物”的痕迹。“从出土现象观察,当时入葬的漆木器与丝织物的数量,完全可以同马王堆侯墓相媲美。”[55]
百越不仅有葛、麻、丝织造业,还有棉织业。1978年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洞“架壑船棺”墓里出土有大麻、苧麻、丝绸和棉布等纺织品,其中“麻布质量达15.5升,较河北藳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出土麻布约16升略高”,“特别是那一小块青灰色棉布,尤为珍贵,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棉布之一。”[56]在江西贵溪发现的相当于春秋战国的崖墓中,有半数以上的墓发现有纺织品和纺织器材,纺织品有麻布、绢和印花织物,麻布是本地盛产的大麻和苧麻织成的,呈深棕色,绢的原料是家蚕丝,系单层平织物,经纬密度大致相等,有深黄色和棕黄色两种;印花织物,是在深色苧麻布上印有银白色花纹,是目前我国已发现最早的双面印花苧麻织物。纺织器材,包括纺织前准备工作的工具和纺织时使用的织具等全套机件,经研究,认为是“早期斜织机的主要构件”。[57]说明是百越首先使用的。
总之,百越民族纺织业之发达,在当时的中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