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僧六舟藏米书老人星赋墨迹①
2025年09月26日
跋僧六舟藏米书老人星赋墨迹
①
楷则至唐贤而极,其源必出八分。唐人八分,去两京远甚②,然略能上手,其于真书,已有因规折矩之妙⑧。宋人不讲楷法,至以行草入真书,世变为之也。唐人三昧远矣④!况山阴棐几乎?襄阳精于摹古⑤,亦恒苦行草中无楷法⑥,此《老人星赋》典型庄正⑦,乃有六朝之方整而兼北海、季海之宽绰稳实者⑧。“宽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信有此理⑨。昔曾见米老大篆分石刻古拓本,欹斜无范,不料其入真书中已有此力量。顾其真书不多见者,欲以简札逾二王⑩,不欲以楷模媲唐贤耳⑪。究之短长自在,何苦乃□□耶?余昔见六舟禅兄刻此赋于枣木,甚有神韵。兹复将勒石以垂久,漫为记此。
注释:
①僧六舟:道光间六舟和尚,精金石学。米:米芾。
②八分:八分书,详《跋国学兰亭旧拓本》注②。两京:指洛阳、长安,详首文注⑲。
③规矩:借指法则。详《跋张荐山藏贾秋壑刻阁帖初拓本》注③。
④三昧: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如在某方面造诣深湛为“得其三昧”。
⑤山阴棐几:用羲之典,详《跋国学兰亭旧拓本》注⑭。襄阳:米芾号。
⑥行草:行书中草法多于楷法者。
⑦典型:指旧法、常规。
⑧北海:指李邕。详《跋道因碑拓本》注⑮。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太子少师,封会稽郡公,人称徐会稽。书承家学,工草隶,又工楷隶,尤精于楷法。黄庭坚云:“书家论徐会稽笔法,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以余观之,诚不虚语”,“季海暮年,乃更摆落王氏规模,自成一家。”
⑨语出邓石如之口。他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为黑,奇趣乃出。”这是说字画的布白艺术,即巧于安排空白与点画之间的疏密关系,力求使空白与墨迹搭配掩映,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
⑩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
⑪媲(pì屁):匹敌、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