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铃道人见示宋拓争坐位帖爱玩多日敬题一诗议论成篇自抒臆见知不足为外人道也①

语铃道人见示宋拓争坐位帖爱玩多日敬题一诗议论成篇自抒臆见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东坡眼觊书势破,   鲁国法匪山阴承

后人迷误囿所见,   逼迫附会从钩绳。

公乎有灵应大笑,    南北殊派本代兴

长史口传十二意,    漏痕钗脚闻素僧

典型虽云有前矩,   浩气独出无同能。

安师文家《坐位稿》,  奇特首遇坡翁称

当时所见乃墨迹,   先丰牒纸厚胜缯

后来安氏始入石,    髯也定许闻登登

“手搨数本书大进”,   清容是语宜有征

妙哉肖神不肖貌,    特标韵胜裹锋棱。

自出新意处不少,   又从颜法谢依凭。

忠义同符贯日月,    楮豪争长空薛滕

一可畏敬一可爱,    或起顽懦或平矜。

大节不夺乃不俗,    涪叟语透千百层

颜苏书意正如此   源流同异何淄渑

涪叟能言亦能践,    一生困踣心坚凝

笔端纵逊雪堂厚,    亦伸劲铁蟠枯藤

自米赵来何琐琐,   苦从棐几求传镫

千年此道遂晦昧,   万手成法相因仍

试看《兰亭》两派后,  《坐位》复刻方纷腾

得千钱本便可习,    求一笔是夫谁曾?

香南居士诗字格,   於眉阳叟最服膺

因於颜行极恋嫪,   想见胸次常崚嶒

我书汎滥不嫥壹,   居士许为同志朋

近者凉风到亭院,    特与破砚驱蚊蝇

获窥珍秘怕临仿,   每一展观生战兢。

顾念时艰盘错甚,   谁其健者担荷胜

日染麝煤疲点黕,   年来鬓发渐鬅鬙

学书不成真细事,    感怀身世如春冰。

注释:

①《争坐位帖》:唐广德二年(764)颜真卿书,系致定襄王郭英乂之尺牍稿本,故亦称《争坐位稿》或《与郭英乂书》。全帖一气呵成,自然巧妙,绝去姿媚,独标古劲。米芾尊为颜书第一;子贞评在《兰亭》之上。参《跋吴平斋藏争坐位帖宋拓本》注①。

②颜公变法:颜真卿变更方法。指颜公变更王羲之俊逸超迈的书风,用笔肥重粗拙,但内含筋骨,显得劲健洒脱,创唐代之新书风。首二句用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原句。

③东坡:苏轼号。觊(jì技):希图也。

④鲁国:指颜真卿。山阴:指王羲之。

⑤囿:拘泥、局限,指见识不广。

⑥南北殊派:南北派完全不同。参见《跋国学兰亭旧拓本》注③。本代兴:本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书法及风格兴起。

⑦长史: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唐书·本传》云:“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韩愈高度评价旭书云:“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后终其身而名后世。”(《送高闲上人序》)旭自云:“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口传十二意:指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锋谓末、力谓骨体、转轻谓曲折、决谓牵掣、补谓不足、损谓有余、巧谓布置、称谓大小。(详见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⑧闻素僧:详《跋旧拓肥本黄庭经》注③及“浅评”。

⑨矩:犹法度。

⑩安师文:颜真卿《坐位稿》真迹原藏宋代安师文家。

⑪坡翁称:坡翁,指苏东坡。《东坡题跋》卷三《题鲁公书草》云:“昨日,长安安师文出所藏颜鲁公与定襄郡王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未免也。”

⑫墨迹:指书画的真迹。

⑬牒:古代的书版。牒纸,犹书札也。缯,丝织物的总称,古谓之帛,汉谓之缯。

⑭入石:安师文后将真迹刻石传世。登登:拓碑声。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子贞《腊月十九日季寿丈招同人拜坡公生日有诗命次韵》诗云:“蜜酒松醪制都废,髯兮不饮乐人醉。”髯也、髯兮,皆指长须的人。此泛指。

⑮清容:袁桷,号清容居士。元延祐二年(1315)题记《鲁公坐位帖》:“《坐位帖》真迹在京兆安氏家,尝刻以传世。……东坡见安师文时帖尚全,尝手拓数本。”

⑯子贞自注:“东坡自评书语。”

⑰黄庭坚《跋东坡墨迹》称苏轼“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书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园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第一。”楮豪:通“楮毫”。薛滕:宋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官至秘阁修撰,以能书称世,与米芾齐名。刘熙载《书概》云:“道祖书得二王法,而其传也,不如唐人高正臣、张少悌之流,盖其时苏、黄方尚变法,故循循晋法者见绌也。然其所书《楼观诗》,雅逸足名后世矣。”宋滕元发,东阳人。《书史会要》云:“元发擅毫翰,其迹杂见《群玉堂帖》中。”

⑱涪(fú扶)叟:黄庭坚别号。尝云:“临大节而不可夺,谓之不俗。”子贞认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乃不俗之大本原、大体用”。他认为涪叟对“不俗”之解释“意最确”。(《题冯鲁川小象册论诗》)

⑲颜苏:颜真卿、苏轼。

⑳淄渑:二水名。淄(zī姿)水,源出山东莱芜县东北、博山县西二十五里原山之阴。《史记正义·括地志》云:俗传云:“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渑水,自山东临淄县西北古齐城外西北流,迳广饶县西南,流于麻大湖。此喻黑白何等分明。

㉑一生困踣(bó脖):困,窘迫;踣,仆倒。黄庭坚绍圣元年(1095),因参加修《神宗实录》被以“诬毁先帝”的罪名贬为涪州(今四川涪陵县)别驾。崇宁二年(1103)被诬“幸灾谤国”的罪名贬为“羁管宜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最后死于贬所。

㉒雪堂:苏轼别名。

㉓枯藤: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京城文人赞怀素书云:“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皆形象比喻。此借以赞山谷书法飞动之气势与遒劲之笔力。

㉔米赵:米芾,妙于翰墨,得王献之笔意。赵孟頫,工小楷,行、草法王羲之。

㉕镫,“灯”之异体字。

㉖晦昧:昏暗也。

㉗因仍:犹因袭也。

㉘《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㉙《坐位》:颜真卿的《争坐位帖》。

㉚诗字格:诗与字的风格。

㉛服膺:衷心佩服。

㉜颜行:颜真卿的行书。恋嫪:留恋爱惜。韩愈《荐士》诗云:“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㉝崚嶒:高峻突兀貌。杜甫《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

㉞汎滥,即泛滥。嫥壹,即专一。

㉟居士:香南居士,指崇恩。

㊱破砚:犹开砚也。

㊲珍秘:指宋拓《争坐位帖》。

㊳盘错:盘根错节。

㊴担荷胜:犹言能挑起这付重担。

㊵麝煤:作墨之原料,因用以作墨的代称。韩偓诗《横塘》:“蜀纸麝煤添笔媚,越瓯犀液发茶香。”点:书法笔划之一,以笔着纸即起曰点。王羲之云:“每作一点,为高峰坠石。”黕:黑貌。

㊶鬅鬙:发乱貌。曾巩《看花》:“但知抖薮红尘去,莫问鬅鬙白发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