猨臂翁

猨臂翁

书律本与射理同,   贵在悬臂能园空

以简御烦静制动,    四面满足吾居中

李将军射本天授,    猿臂岂止两臂通

气自踵息极指顶,   屈伸进退皆玲珑

平居习书颇悟此,    将四十载无成功

吾书不就广不侯,    虽曰人事疑天穷

同心忽遇二三子,    篆分隶楷各求工

皆用我法胜我巧,    巧不可传法可公

惟当努力蹑前古,    莫嗤小技如雕虫

乌乎书本六艺一,    蕲进于道养务充

阅理万端读万卷,   消长得失惟反躬

外缘既轻内自重,    志气不一非英雄

笑余惯持五寸管,    无力能弯三石弓。

时方用兵何处使?   聊复自呼猨臂翁

注释:

①书律:书法的规律。射理:射箭的原理。

②园空:佛家语,对偏而言,著于空曰偏空,并空亦空之,一无所著曰园空,亦名第一义空。苏轼《记梦诗》:“园空有物物间空,岂有园空入井中。”

③子贞《与汪菊士论诗》云:“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

④李将军: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人,西汉名将,善骑射,匈奴称之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自刎身亡。《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古代传说,有通臂猨,其两臂可通过肩部而自由伸缩,使两臂长度集中到一边来。

⑤踵:脚后跟。

⑥玲珑:灵活、灵巧。子贞《与汪菊士论诗》云:“这事切要握笔时,提起丹田,高着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

⑦四十载:此诗作于咸丰四年(1854),子贞已五十六岁。

⑧不就:没有成就。广不侯:《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尝与望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⑨二三子:指“马星泗、师小山、彭梦九诸君。”(林昌彝《海天琴思录》卷四)

⑩法:方法、法则。巧:技艺高明。西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

⑪蹑:踏,此作赶上解。

⑫雕虫:汉杨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⑬:乌乎,今写成呜呼。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⑭蕲(qí奇):通祈,祈求。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⑮理:道理、法则。

⑯消长(zhǎng涨):增减,盛衰。反躬:反身自省、反求诸己。

⑰外缘:佛教语,谓眼耳舌等感觉,缘起于色声味等外物。后泛称外来的物欲。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有云:“内贵盈,外贵虚”。

⑱志气:此指气节。

⑲五寸管:指毛笔杆。

⑳时方用兵:诗作于咸丰四年四川学政任上。咸丰三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定为国都,改为天京。咸丰四年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入湖南,与曾国藩筹练的湘军交战。

㉑子贞自作此诗后,自号蝯叟。

浅评:

这是何绍基总结自己书法经验的极其重要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他认为:书法艺术是六艺之一,不可小看。此外,他还总结了自己执笔、运笔、继承、创新以及法与巧等方面的经验体会。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今天的书法爱好者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