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兰言学使所藏宋拓小字麻姑坛记
帖为傅青主故物①。青主云:“少习荣禄书②,致三十年洗除俗气不尽,欲医俗书,惟《仙坛记》耳。”盖即指是本也。
山阴棐几相因仍③, 鲁公变法与代兴④。
东坡语睨独造处:“ 细筋入骨如秋鹰”⑤。
特耆大书便垂久, 气压百代常崚嶒⑥。
谁期狡狯作小字, 意与大字如淄渑⑦。
落笔偶误古不免⑧ 未宜批引到发登。
涪叟不察寻大势, 乃疑迹出庆历僧⑨。
愈看愈佳疑者信, 识真于此输庐陵⑩
兰言学使峙风节, 峻如衡岳临湘蒸⑪。
竿牍既绝宾吏简⑫, 得此佳帖为良朋。
秋风欲来苦雨霁⑬, 庆榜大启髦士⑭。
独树轩中点勘暇, 想见临池方服膺⑮。
真山当日宝是册⑯, 谓医俗遇三折肱⑰。
已染鸥波入妍媚⑱, 忽把鸟爪矜神能⑲。
毡蜡流传有端绪⑳, 桑梓典型宜继绳㉑。
猥蒙持示要题赏, 自叹老腕成枯藤。
作擘窠字惭大砚㉒, 钞来注书怯寒镫㉜。
羡君笔法甚精进, 纸上绮丽兼飞腾。
正如校文与论学, 实事求是不模棱。
擩染诸生得津筏㉔, 竞匄手墨随行幐㉕。
诸生好记涪叟语: “小字莫作痴冻蝇”㉖。
注释:
①傅青主:傅山字。详《题傅青主临阁帖卷为何伯英同年作》注①。
②荣禄:赵孟頫小字。
③山阴棐几:指王羲之。
④鲁公变法:颜真卿变更书法。详见《语铃道人见示宋拓争坐位帖爱玩多日敬题一诗……》注②。
⑤借用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句。
⑥气:气势。崚嶒:高峻突兀貌。
⑦淄渑:二水名,黑白分明。
⑧古不免:如姜夔《续书谱》云:“大令以来,用笔多失,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至于今尤甚焉。”
⑨涪叟:黄庭坚号。他认为仙坛记乃庆历间一学佛者所书,庆历间书僧以慧照大师希白为最有名。
⑩庐陵:指欧阳修,因是庐陵人,故称。他的《集古录跋尾·唐颜真卿小字麻姑坛记》云:“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注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坛记则“遒峻紧结,尤为精悍,此所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颇以为惑,及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
⑪衡岳:南岳衡山。湘蒸:亦称蒸湘,蒸水与湘江下游合流为蒸湘,三湘之一,此指湖南。
⑫竿牍:谓竹简为书,以相问遗。
⑬霁(jì际):雨止放晴,喻脸色转和。
⑭庆榜:奖赏之榜。髦士:英俊之士。:进。《诗·小雅·甫田》:“
我髦士”。
⑮服膺:心中佩服。
⑯真山:傅山字。
⑰三折肱:《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谓屡折其臂,能参考其方之优劣也。
⑱鸥波:赵孟頫号。
⑲鸟爪:形容女子手爪指长而纤细。相传仙女麻姑手似鸟爪。
⑳毡蜡:拓碑之法。详《跋李仲云藏瘗鹤铬旧拓本全幅》注②。
㉑桑梓:桑树与梓树是古代家宅旁常植树,后世用作故乡的代称。柳宗元《闻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㉒擘窠字:榜书,古曰署书,今又称擘窠大字。古人写碑为求匀整,有以横直界线划成方格者曰擘窠,后泛指大书为擘窠书。《书法捷要》云:“书有擘窠书者,大书也。”
㉓镫:灯之异体字。
㉔擩染:即濡染。津筏:渡人过河的木筏,喻引导人的门径。韩愈《送文畅师北游》:“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㉕匄:丐之异体字。竞丐:比赛乞求。幐(téng藤):口袋也。
㉖诗句出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其中有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