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古墨①
帖四种合装一册。癸卯初春②,以七种楞严经、钱通参字一幅③,从牛镜堂丈易得。
七种《楞严》一钱字, 聘取晋唐古墨四④。
《黄庭肥本》天下无⑤, 贞白欣蓝乃法嗣⑥。
槐厅《禊叙》韩拓珍⑦, 官奴《洛神》玉版腻⑧。
《麻姑坛记》最医俗⑨, 毡蜡不似文本媚⑩。
十三年不一日疏⑪, 黔南岭外傍使车⑫。
匡庐黄山奥绝处⑬, 听松观瀑汝与余⑭。
峨眉山顶静阅古⑮, 气压天风吞海雨。
试看一字一佛光⑯, 妙吉祥云缠万缕。
注释:
①晋唐古墨:晋唐两代的古翰墨。
②癸卯:道光二十三年(1843)。
③《楞严经》:佛教经名,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亦简称《首楞严经》,共十卷。或曰释怀迪等共译,或曰般剌蜜帝等共译。
④古墨四:指王羲之的《黄庭经》、《兰亭集序》,王献之的《洛神赋》和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
⑤《黄庭肥本》:羲之楷书《黄庭经》,详《跋旧拓肥本黄庭经》注①。
⑥法嗣:佛教禅宗称继承衣钵的弟子。后泛指继承人。“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王若虚《滹南诗话》三)。
⑦《禊叙》:羲之行书《兰亭集序》之别称。
⑧官奴:献之小字官奴,《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是他的代表作,字画神逸,墨彩飞动。
⑨《麻姑坛记》:颜真卿的楷书《麻姑山仙坛记》。此记大字本端正雄秀,刚健中有奇逸之气,前人称为颜书第一,小字本娟洁端庄,为小楷范本。
⑩毡蜡:参见《题李仲云藏瘗鹤铭旧拓本全幅》注②。文本:指文征明《停云馆帖》本。
⑪十三年:子贞从癸卯初春“易得”此四帖至乙卯(1855)写此诗,正十三年。
⑫岭外:即岭南,从中原人看来,岭南地处五岭之外,故名。子贞甲辰(1844)使黔,乙酉(1849)使粤。
⑬匡庐:庐山。《庐山记略》:“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为名山焉。”因其姓匡,故庐山又有匡山、匡庐之称。奥:通“澳”,水边深曲的地方。
⑭汝:指《晋唐古墨》。
⑮峨眉山顶:子贞咸丰五年“以言事被议去”四川学政职,七月初一游峨眉,至山顶金顶寺。
⑯佛光:峨眉顶上奇观之一。子贞有《佛光》诗,诗中有云:“有佛无佛吾不知,云有佛光今见之”,“一弹指顷一隐现,深浅聚散成迷离。渐看云厚日色薄,佛光一瞬归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