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壶

乙壶

腹铭:

伯希和旧藏错银壶有以云气纹与凤鸟纹装饰的篆文,与西汉刘胜墓的两件鸟虫书铜壶比较,从器型、工艺、文字内容、纹饰特点看,伯氏壶是一件西汉中晚期的器物。[56]它是继满城刘胜墓两件鸟虫书铜壶之后发现的第三件鸟虫书铜壶,曹锦炎作出了释文。[57]

颈铭:“壶,盖圜四合。四圜盖。”

肩铭:“成(盛)兄(况)盛味于闰(润)。成(盛)兄(况)盛味于闰(润)。”

腹铭:“心,交闰(润)血肤,延口。心,交闰(润)血肤,延。”

下腹铭:“血大(去)内(病)口八四,血大(去)内(病)口七。”

伯氏壶的铭文有所省略,下腹铭文“去病”可以看作是满城汉墓甲、乙铜壶腹铭“延寿去病”之节录,并不要求句子、文义的完整,“甚至个别文字倒书也无妨,更不去计较字形笔画的多寡,或者是截去字形的一部分而另成一体,省写、变形比比皆是。与这种现象相似的是战国晚期的越国石质兵器上的鸟虫书铭文,亦是将文字视作图案,用为装饰”[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