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漫画字以讽刺为主题

第二节 现代漫画字以讽刺为主题

叶浅予说:“中国之有针对性的政治或社会讽刺画,是受现代西方报刊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7]当代文字漫画受此影响很深,注重批判性,并在反映人民内部矛盾、讴歌新人新事和漫画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做了新的开拓和探索,创作显示出有主导性、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漫画作者说被欲望的邪火焚烧的人已经成了一块情感的焦炭,点燃焦虑的是五根火柴:名、利、食、色、权。此五者,适度是养生之“五福”,过度就是伐性之“五蠹”。焦虑的人,他的灵魂受着噩梦的煎熬,他的腑脏受着硫磺的搜刮[8]。这六幅一组的漫画字形象地描绘了追求名、利、食、色、权的人。漫画与文字相结合,讽刺了被欲望的邪火焚烧的人。“名”扯住你的耳朵,迫使你言听计从。上面为斜置的耳朵,下面“口”中一张嘴,耳朵控制嘴巴,言听计从。“利”指挥你的手脚,迫使你终生奔竞。画面中心是铜钱,从左面伸来的手被钱眼所困,手把脚都扳过来,另一只手指向下,手脚并用的意思。“食”拉长你的舌头,迫使你灵魂结巴。画面两捺,上捺绘作汤匙,有汁液滴下,正好落在张嘴伸出的长舌上,舌头贪婪地接受美味。“色”诱惑你的眼睛,迫使你不辨西东。画面巧妙地把“色”字的主要部分“巴”画为一只长长睫毛的大眼睛,下接一段穿着暴露的人体,充满诱惑。“权”牵住你的鼻子,迫使你俯身下跪。左面一个倒置的印章,右面屈膝下跪,“又”中嵌入一张谄媚的脸。第6幅是一个黑乎乎的人,张开双手,发出煎熬的呼号。这组漫画字图文融合,生动形象。

缺笔漫画字应该是来源于拆字法,漫画字的动态处理,令人会心一笑。

有一幅纪顺安的《取其精华》的漫画字,由上下两幅组成。上面横幅中“奉献”二字,右侧的人似乎在端详什么。下幅“奉献”二字“献”字 中空掉了,原来拿走的部分正好是¥,人民币的代号。而右侧的人拿着“¥”正在溜走。漫画字很简单,讽刺有的人把奉献换作金钱。[9]

王益生《共同的积累》画面是大大的一个黑体“德”字,此字的“心”是用一颗颗心聚合而成,本来字形完整,并不缺损。右侧急忙跑来一个人,手持一颗心,希望增添上去,体现“德”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张漫画字歌颂了良好的品德,呼吁人们关心社会公德的建设。[10]

白石《 上钩了》属于在笔画上做微小变化的漫画字[11],“礼”写成一个工整的粗宋体字,特别显眼,但是“礼”字上面高高坐着一个弯腰向下张望的人,下面急急忙忙跑来一个人,手持人民币,而纸币却被“礼”字的反钩钩住了。

许青天的漫画《温柔一刀》画面右面为一个笑容可掬的餐馆老板邀请食客上门进餐,左侧一对夫妻带着小孩看着招牌,上面两个大字“让利”,但是细看“利”字右侧“刀”被作者夸张地画成两把大刀。食客估计发现苗头不对,妻子急着说:“等等,看清楚这个字再进去!”商家做生意是为了生利,但是获取暴利,乱砍顾客,恐怕生意不成。[12]

周太杰《“权”字的演变》由四个漫画字形成完整的漫画,这些字都是由立体木材制成。由“权”一步步蜕化为“私”,四个字中都有一个人在忙碌,第一幅把“权”字锯掉一段,第二幅把锯掉部分安装在“木”上面,把“木”旁变成“禾”,第三幅把残缺的“又”往下拉,第4幅成功地变“权”为“私”,大功告成。这个漫画字像拉洋片似的,动态地显示了以权谋私的现象[13]

邸天行《钱还在人没了》的画面是一个巨大的“贪”字,笔画都是用百元大钞堆起来的。不过组成简体字“贝”字内的“人”不见了,仅仅留下了白地。“人”去哪儿了?右下角有一辆警车正在疾驰,表示“人”被带走了,贪污者因贪图钱财锒铛入狱。[14]

王益生《复明》[15]的主题是扫除文盲,采用了分拆文字减少部件的方法来表达含义。“文盲”的“盲”字,像一个龇牙咧嘴的鬼魅,被扫掉了。这把扫帚由阿拉伯数字“1990”组成,点明了主题发生的时间。

毕传国《分“田”》漫画字别有构思,作者以“田”字为画面主题,把“田”字分拆,分成五块,四面四个笑眯眯的人各抱一块离开,上面写着:体育场、工业园、商住楼、开发区。中间一名手持铲的劳动者惊奇张望,站在剩下的“十”字上,“十”寓意 十字路口,如此蚕食农田,我们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同样是农田的漫画字题材,陈学君《某地农田速写》不用分拆法,而是满满地画了一个“荒”字,把笔画画作田埂,周围农田都是稀稀拉拉的小草,形象地描绘了农村缺乏劳作、成片抛荒的景象[16]

天呈《某医生开方—反正他又不认得路》讽刺医生乱开药、开大处方牟利的现象。整个画面是满满的一个“发”字,“发”字的笔画画成长长的汽车路,绕来绕去。驾车者是医务工作者,车上一面旗是红十字,表明是医疗机构。这位医生张开大手要价“1888元”。[17]这是1995年的漫画,1888元不是一个小数。

从漫画字的创作看,基本是依照创作吉祥文字的路子,把笔画、部件画为某种物体,以形象来表达意思,不过通常不采用传统的纹样。在杂体书中有一项反左书,它是用转换文字的方向来寄托某种希望,字形保持不变。

张克勤《篱笆、脚印和果》把“廉”字连起来,编成一圈篱笆。中间一棵大树,树上硕果累累,树身四个大字“国家利益”。围着篱笆有一周脚印,显然被“廉”的篱笆挡住了,篱笆保卫了国家的公共财富。漫画字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利益要靠廉洁来保卫。[18]

张滨《权钱交易所》在画面上有浓墨重彩的大字“贿”字[19],整个“贿”画成高墙分割的空间。“贿”字两侧场地左边停放了五辆轿车,最妙处在右边停放了两辆稍大的车,一辆面包车,后备厢打开着,另一辆车是警车,旁边堆了大堆东西。“贿”字建筑下铺红地毯,入口处有指示牌,有人招呼引进。顺着红地毯可以进入各个空间行贿买权。但是出口处有警察把守,似乎告诉行贿者,一个都跑不掉。

《无题》漫画字是对字的分拆,以连环画形式动态反映一种现象。第 一幅中有一个方正的“富”字,上面有两人合力补上一个点,要成全一个“富”字,但是右侧一辆大铲车正在铲去下面的部分。第二幅中铲车把“田”铲起,“富”已经不成字了。作者通过两幅漫画字抗议毁坏基本农田的做法[20]

黄国安《拆字》也是把一字截成两半,两人面对一个大大的“美”字,似乎在商量怎么办。结果把一个“美”一切两半,变成两张“¥”[21]

李化球《答者》构思不复杂。一个标明“问事处”的窗口,里面一个工作人员,袖手而坐。妙在此人脸上只有残缺的“答”字,竹字头成为两个眼睛,下面A自然是鼻子和往下拉的嘴角的皱纹,而“口”没有画出。很明显此人拉着脸,百问不答。对工作不负责任,对来访者冷漠[22]

天呈《公牛挤奶》画了一个人挤牛奶的景象[23]。挤奶人满头大汗,还东张西望,做贼心虚。心虚在哪里?作者把牛头化为汉字的“公”字,牛鼻子、牛角惟妙惟肖。漫画牛头指名此牛姓公。而奶桶 上面写明“炒股私利”,原来是形象地说明通过“炒股”手段,化公为私。

阿彦画的《新年有鱼》寓意“新年有余”。传统说法“余”有“余庆”的意思,这里可能是粮食有余、财富有余,也可以引申到富余的含义。漫画字安排很简单,就在“日”内画了一条鱼,下面添了如鱼尾状的水波,鱼在水中游动。“鱼”谐声“余”,这是传统的吉祥纹样的习惯。在“日”内加鱼,明白告诉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作者按照传统的吉祥文字创造了这个漫画字[24]

接下来这两幅文字漫画都把笔画变作短直线,孙以增在漫画《苍蝇专叮有缝的蛋》中把它当作缝补的线,靠它把脑袋缝合起来组成“拜金主义”四个字,意谓此人满脑子都是钱。[25]

周渝所绘《中风》漫画,画中一人胸前露出贿金,面部是一个歪斜的“正”字,很形象地 说明了“中风”主题[26],以上两种漫画字都在要害部位用十分简练的纵横直线的笔画写出了问题的症结。

近年来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民俗文字“福”,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刮来一股“风”—把“福”字倒贴,说什么是“福”到了。可惜这不是传统习俗,而是违背传统观念的,反书、倒书是用于故去先人,是不吉之举。漫画字也以此为题材,涌现出不少作品。

金祖荣《老师,我没写错吧!》画了课堂教学的场面,学生在黑板上写大字板书,却把“福”字写倒了,向老师提出了疑问,也对社会提出了疑问[27]。何君华《理解 不同》漫画,中心一张大大的福方,是倒贴的,十分刺目。福方下面四组人物:两位老者在发表议论,一个小孩头手倒立看这个字,还有一个侧着身低头观看,最右边那位似乎是感到困惑的知识阶层人士[28]

林禽《福到荧屏》一图中一位老者看电视,电视上一位女子举着福方。老者已经被倒字 搞糊涂了,居然把电视机倒着放,以此追求“福”到的效果[29]

以上三幅漫画字质疑把字倒置的合理性,善意地提出了批评。

婚姻 是人生大事,是选择人品,还是选择金钱,择偶观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丈夫之“夫”与人民币符号“¥”不仅常见,而且恰巧正、倒可以互换。画家巧妙地利用这个巧合,创作了多幅文字漫画。陶小莫《无题》画作,画中有三位女子去婚姻介绍所征求另一 半,手中拿的征婚书看似一样,仔细一看前两位征婚书写的是“征夫”,而最末一位征婚书上不是“征夫”,而是把“夫”字倒过来,变成“征¥”。[30]

成功《似是而非》画的依然是征婚场面。在征婚所的桌子上放着墨水和笔,两位女子面前各有一张表格,大概正要填写什么内容。左面一位睁大漂亮的眼睛,托腮想着什么。脑袋 上方一个“¥”,显然希望选择富有的郎君。右面一位拱手闭眼,显示无限幸福的表情,头顶上方是“夫”字[31]

汉字历来是字与画结缘,汉字的文化内容是无穷无尽的。漫画汉字不过是其中之一,是汉字美术百花园 中的一朵奇葩。

【注释】

[1]转引自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3]敦煌市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编:《玉门关汉简》,中西书局2019年版,第29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中华书局1980年版,乙图版88118.26简。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元市博物馆、元坝区文物管理所:《广元市元坝区樟树村明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第1期。

[6]王琳祥:《苏东坡〈寿星图〉上“德寿殿宝”初义考》,《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23日。

[7]叶浅予:《读〈中国漫画史话〉有感(代序)》,载《中国漫画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序言第1页。

[8]张远山著、王震坤图:《人类素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9]纪顺安:《取其精华》,《新闻晚报》2000年12月18日。

[10]王益生:《共同的积累》,《解放日报》2001年3月2日。

[11]白石:《上钩了》,原载《北京晚报》,转自《报刊文摘》2009年4月8日。

[12]许青天:《温柔一刀》,《解放日报》2001年2月2日。

[13]周太杰:《“权”字的演变》,《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日。

[14]邸天行:《钱还在人没了》,原载《讽刺与幽默》,转载自《报刊文摘》2016年11月18日。

[15]王益生:《复明》,《讽刺与幽默》1990年2月20日。

[16]陈学君:《某地农田速写》,《讽刺与幽默》1993年6月5日。

[17]天呈:《某医生开方—反正他又不认得路》,《文汇报》1995年7月13日。

[18]张克勤:《篱笆、脚印和果》,《光明日报》1993年3月24日。

[19]张滨:《权钱交易所》,《羊城晚报》1990年1月29日。

[20]《无题》,《信息日报》2006年5月21—27日。

[21]黄国安:《拆字》,《生活周刊》1996年11月16日,原载《周末》。

[22]李化球:《答者》,《讽刺与幽默》1996年5月5日。

[23]天呈:《公牛挤奶》,《新民晚报》1995年9月9日。

[24]阿彦画:《新年有鱼》,《新民晚报》1995年1月31 日。

[25]孙以增:《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光明日报》1994年5月1日。

[26]周渝:《中风》,《讽刺与幽默》1996年8月20日。

[27]金祖荣:《老师,我没写错吧!》,《解放日报》1997年5月27日。

[28]何君华:《理解不同》,《讽刺与幽默》1995年1月20日。

[29]林禽:《福到荧屏》,《每周广播电视》1995年1月28日。

[30]陶小莫:《无题》,《新民晚报》1992年9月8日,原载《今晚报》。

[31]成功:《似是而非》,《光明日报》199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