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嘉禾书
嘉禾也叫嘉谷。嘉禾之说,起源很早,可以说是儒家最早祥瑞之物,古书记载唐叔献禾于天子,周公因此作《嘉禾》。《尚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嘉禾是异亩同颖。颖,就是穗。孔传解释说:“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裴骃集解引郑玄曰:“二苗同为一穗。”郑玄不说异亩,而只强调异苗,只要不是一苗之颖,就可以叫嘉禾。《白虎通·封禅》“嘉禾者,大禾也。成王之时,有三苗异亩而生,同为一穟,大几盈车,长几充箱。”另一种说法对嘉禾的解释不同。《论衡·讲瑞》:“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诗含神雾》:“尧时嘉禾七茎。”司马相如《封禅文》:“嘉谷六穗,我穑曷蓄。”《汉书·宣帝纪》载神爵元年诏:“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乃集。”明确地说一禾七茎,与数苗同禾相对,一禾多穗意味着粮食特大丰产,是五谷丰登的好征兆。《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恩及于土,则五谷成,而嘉禾兴。”《汉书·王莽传》,莽既致太平,平 宪言引羌豪良愿曰:“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孰,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未央宫汉简》汉简有嘉禾“穗俱土或已收获,复主茎叶”,“稻禾一本生……禾丈余”皆云嘉禾之事。未央宫简对嘉禾的描写是,收获后复生,一本多生穗,形体特别高大达丈余。嘉禾不仅穗多,而且可以不种自生。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门楣在天马、四灵瑞兽之间刻嘉禾[47]。《曹真碑》《李孟初神祠碑》《孔彪碑》有向左的长笔,如。
蔡邕《篆书体》:“纡体放尾,长短副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扬波振体,龙跃鸟震;延颈胁翼,体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垂凝下端。”
米脂官庄牛文明墓画像石有耕田图,其上就是成熟的庄稼,其谷穗沉甸甸,应该是嘉禾。与悬露的差别是长条形,不是水滴形[48]。
图4-69 米脂官庄中文明墓出土耕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