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安全防护
2010年1月整理相关资料,向环保部门上报《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内容包括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射线装置、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专/兼职管理人员表(人员有:何如玺、马镇江、谢美英、杜会歧、何辉、者永强、高洁新、翟昌太)、监测设备、报警仪器和辐射防护用品登记表、辐射工作人员登记表、事业单位法人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学历证及身份证复印件、放射科人员培训承诺书、放射线个人剂量监测承诺书、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X线辐射事故应急和处理预案。
2010年5月,与北京蓝道尔辐射监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个人剂量计监测合同,开始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放射剂量监测,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放射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信息。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放射病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学依据。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如下:剂量计由北京市蓝道尔辐射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自2018年第四季度起改为天津瑞丹辐射检测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制备、测量,专人负责发放、监督佩戴和回收;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要求每人佩戴一个剂量计于左胸前或工作服右领上。全年分四个周期不间断进行,每月30日为剂量计换发时间。
2010年7月,为了加强个人剂量计的管理,与放射科、CT室签订了《宕昌县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辐射监测剂量计使用管理协议》。
2011年7月15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甘环辐证[K4311]。
2012年,委托陇南市计量检定所对X射线摄影机及800mAX射线数字胃肠机做了计量检定。12月,上报了宕昌县人民医院2012年度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
2013年10月13—15日、16—18日。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共23名分两期参加了陇南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防护知识及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23名放射工作人员取得了“放射工作人员证”。
2013年10月15、18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规定,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陇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院从事放射工作的23名职工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规定此23人可继续原放射工作。
2014年12月,做了宕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度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12月29日,做了2010年至2013年宕昌县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计监测分析,并获得医院2014年度新业务二等奖。通过检测数据表明,2010年至2013年内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累积剂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年最高限值20mSv,无超剂量照射事件发生。
2015年12月1日、4日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共22名分两期参加了陇南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防护知识及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培训结束后有2名新进放射工作人员取得了“放射工作人员证”。
2015年12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规定,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陇南市妇幼保健院对我院从事放射工作的21名职工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规定此21人可继续原放射工作。
2016年12月,上报了宕昌县人民医院2016年度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
2017年3月,委托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院CT机房、口腔CT机房、DR机房、数字胃肠机房、CT、口腔CT、DR、数字胃肠机进行了卫生防护检测。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数字胃肠机房、DR机房、口腔CT机房、CT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的规定。其他检测项目中,数字胃肠机房控制室防护门无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机房东墙窗户未达到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DR机房工作指示灯不亮,控制室防护门无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全,机房南墙窗户未达到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口腔CT机房无工作指示灯,无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CT机房控制室防护门无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全,不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的规定;CT机共检测10项指标,除噪声、高对比度分辨力外,其他8项检测指标符合《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17589-2011)的要求;口腔CT、DR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的要求;数字胃肠机有3项检测指标不符合《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的要求。针对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均进行了监督整改。
2017年3月20日,上报了2013年至2016年宕昌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计监测分析。通过检测数据表明,2013年至2016年内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年累积剂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年最高限值20mSv(毫西弗,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无超剂量照射事件发生。
12月,做了宕昌县人民医院2017年度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
2018年5月,组织23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此次检查由中核四〇四医院和陇南市妇幼保健院共同完成。根据检查结果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98-2017》中相关规定,此23人可继续原放射工作。
2018年7月,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共23名分两期参加了陇南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防护知识及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培训结束后有5名新增放射工作人员取得了“放射工作人员证”。
2018年8月2日,陇南市环境保护局对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进行了现场检查,并提出了监督整改意见。医院在接到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对照整改意见,对医院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
2018年8月准备《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换发的相关事宜。8月25日在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网站备案医用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9月6日上报《宕昌县人民医院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核技术利用项目台账(射线装置、放射源)、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情况、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持证上岗情况、场所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评估总结论。9月11日《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换发成功,证书编号为甘环辐证[K4311],有效期至2023年9月10日。
2018年12月31日,上报了2018年度辐射安全和防护评估报告。
2019年4月10日,委托甘肃凯信铭宇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我院口腔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牙科X射线机、医用诊断X射线机、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全身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进行了机房放射防护及质量控制检验。除全身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机房防护门下边缝辐射剂量水平检验结果超出标准要求外,其余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针对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均进行了监督整改。
2019年6月25日,组织辐射安全管理人员1名及放射工作人员4名在陇南市参加了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第三期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初级培训班。培训结束后5名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
2019年7月,委托甘肃凯信铭宇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对医院导管室的数字化血管减影造影系统(DSA)及功能康复中心的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机)两个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19年12月3日,做了2017年至2018年宕昌县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全年个人剂量计监测分析。通过检测数据表明,2017年至2018年内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年累积剂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年最高限值20mSv,无超剂量照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