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选录
天疱疮病例
患者杜某某,女性,68岁,因“口腔及口周红肿、糜烂伴疼痛3年余,加重5月”,于2019年9月16日就诊于宕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转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治疗,做活检结果示“寻常型天疱疮”,给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稍好转出院。但口腔、口周、下颌皮损糜烂处疼痛明显,再次来皮肤科就诊。皮肤科检查:口唇部可见浸润性红斑、肿胀,左侧口腔黏膜甲盖大小溃疡,舌面可见片状白膜。右下颌褐色结痂及糜烂面,表皮缺失,四肢及头皮可见米粒大小水泡、疱壁厚、疱液清亮,尼氏症阳性。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口腔真菌镜检阳性,病检结果提示:(右上肢)基底细胞层上水泡形成,表皮增生不明显,水泡内见棘层松檞细胞及急慢性炎症细胞,真皮全层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上病理改变符合寻常型天疱疮。
诊断:1.天疱疮;2.鹅口疮。
治疗:给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从甲泼40mg静滴逐渐减量到24mg)、伊曲康唑胶囊0.2g bid po、米洛环素100mg bid po、口唇部及右下颌予3%的硼酸液湿敷一日3次、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南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配合神灯照射创面一日3次,30min/次,皮损结痂脱落后给予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一日2次。卤米松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于躯干部皮损各2次。随访至今。口唇部、右下颌、躯干部皮损基本愈合,局部皮肤留色素沉着,
带状疱疹病例
患者隆某某,女,39岁,右侧季肋部疼痛6天,出红斑、水泡3天。6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季肋部出现疼痛,间断加重,局部皮肤无异常,近3天来患者右侧季肋部出现散在红斑、集簇状水泡,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更昔洛韦胶囊1粒2次/日、加巴喷丁胶囊1粒2次/日,炉甘石洗剂外用”,症状无改善,疼痛明显。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体格检查:T36.6℃;R66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查体合作。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季肋部可见数片不规则红斑,其上可见粟粒大小的集簇性水泡,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疱疹群间皮肤正常,皮损触痛明显,皮疹单侧呈带状分布,未超过体表中线,对侧皮肤正常。
治疗: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一周,皮损干涸、结痂、脱落。
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例
患者吕某某,女,62岁,因“躯干、四肢出红斑、水泡伴痒痛2月,加重4天”于2019年8月24日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黄豆大小水泡,伴瘙痒,疱液清亮,易破溃,疼痛明显。遂至当地私人诊所就诊,其诊断及治疗不详,症状未见好转,皮损反复发生,时轻时重,近4天来患者水泡明显较前增多,以双手背及大腿内侧为甚,遂来皮肤科就诊,经检查门诊以“大疱性类天疱疮”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胸闷气短,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关节痛等症状,精神差、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4℃;R64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查体合作。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双上肢可见散在分布红斑,散在或密集分布的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水泡,疱液紧张发亮,尼氏征阴性,部分水泡破裂,形成浅表糜烂面,表面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及渗出,触痛明显,未闻及明显腥臭味,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治疗: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qd、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g静滴qd,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 qd po、米洛环素胶囊1g po bid、局部水泡给予抽液术,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卤米松软膏交替外用于红斑、水泡处各2次。皮损干燥、结痂、脱落,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病情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