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检查报告

第四节 典型病例检查报告

患者1,冉某某,男,52岁,检查部位:胸部。CT表现:双上肺门周围可见不规则肿块影,长径约8cm,边缘毛糙伴索条影及胸膜牵拉,右侧病灶有内见钙化灶,叶段支气管牵拉或狭窄,双肺另见对方结节影,以粟粒结节为主,伴索条影和支气管扩张及疤痕旁肺气肿。双肺另见对方浅淡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及多发囊状透光区。纵隔肺门钙化淋巴结。心影未见增大,肺动脉直径增宽。心包少量积液。双侧胸膜增厚,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考虑诊断/建议:

双肺多发结节及肿块,首先考虑尘肺,不除外伴有结核,请结合临床;

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少量心包积液。

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考虑其他部位肺气肿所引起的正常肺组织的马赛克灌注,但不除外渗出病变,如肺水肿,或其他感染。

以上请随诊。

患者2,王某某,男,71岁,检查部位:上腹部。CT表现:腹腔见巨大软组织肿块,上缘位于左膈面上方,下缘达盆腔入口,密度不均匀,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其内可见液性低密度及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出血,CT值约13~65HU.病变形态不规则,周围肠管受压移位,病变与胃体大弯及局部肠管分界不清。肝脏形态大小尚可,实质密度均匀,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脾脏不大,密度均匀。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胰管未见扩张,双侧肾上腺及双肾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腹腔少量积液,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腰椎及骨盆蜕变,未见骨质破坏。

心包少量积液。

考虑诊断建议:

腹腔巨大占位,考虑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能性大;腹水;心包少量积液。

患者3,张某某,女,35岁,检查部位:颌面部。CT表现:上、下颌骨体积增大,骨质密度增高,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病变内可见数个杂乱分布的牙齿。颌面部软组织肿胀,下颌软组织内可见少许气体。枕骨、颈椎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

颈部可见轻度肿大的淋巴结。

考虑诊断/建议:

上、下颌骨病变考虑骨纤维增殖症可能性较大,鉴别诊断包括骨化性纤维瘤及巨型牙瘤;因为是多骨发病,所以考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能性较大。

颌面部软组织感染。枕骨、颈椎骨质疏松。

患者4,陈某某,男,47岁,检查部位:颅脑。CT表现:大脑左右半球对称,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颞顶叶、胼胝体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稍高密度灶,其内可见多发条状钙化灶,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脑沟裂不宽。

考虑诊断建议:

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颞顶叶、胼胝体区占位性病变,少突胶质细胞瘤。建议增强检查。

患者5,徐某某,男,70岁,检查部位:颅脑。CT表现:右侧颞部颅内外可见形态不规则团块状高低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内部密度不均匀,低密度CT值约~12HU,其内可见低密度水肿影,鞍上池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侧移位,双侧脑室不对称性受压变形,双侧脑室内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双侧上颌窦、筛窦内黏膜增厚,双侧眼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考虑诊断建议:

右侧颞部颅内外占位性病变:畸胎瘤伴囊肿破裂;大脑镰下疝,颞叶沟回疝;双侧上颌窦、筛窦内炎症性改变。

患者6,包某某,男,65岁,检查部位:上腹部。CT表现:肝脏形态大小如常,实质密度均匀,平扫未见明确异常密度灶,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形态小,壁不厚,腔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脾脏不大,密度均匀。胰腺走形形态尚可,密度未见异常,胰管未见扩张,胰周未见渗出。

双侧肾上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

双肾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腹腔未见积液,胃窦及部分胃体胃壁明显增厚,最厚约3.2cm。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内多发淋巴结,部分饱满,腹膜后未见增大淋巴结。

考虑诊断建议:

胃窦及部分胃体胃壁明显增厚,考虑胃恶性病变,胃癌可能,胃淋巴瘤待排除,建议胃镜检查;

胃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内多发淋巴结,部分饱满,周围淋巴结转移可能。

患者7,冉某某,男,52岁,检查部位:胸部。CT表现:右下肺基底段胸膜下类圆形肿块影,长径约71mm,边界清楚,有分叶,内见空洞,空洞长径约23mm,空洞内未见液平。左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处肿块,直径约32mm,其内左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闭塞,左下叶支气管开口狭窄,肿块远端左下肺小片状影,双上肺及右中叶见肺纹理增粗模糊和小片状磨玻璃密度影。

纵隔2/4/5/7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直径约3cm,部分内间坏死。

心影不大,肺动脉直径不宽。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胸部未见明确骨质破坏。

考虑诊断建议:

考虑右下叶周围肺癌,左下叶中心性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左下肺阻塞性炎症。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双上肺及右中叶支气管炎或伴少许出血。

患者8,曾某某,男,16岁,检查部位:下腹部。CT表现:右下腹9.8×9.5×8.8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液体及气体,包膜完整,其内还可见0.8cm圆形高密度影,CT值266HU。肠管轻度胀气、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密度未见异常。骨盆骨质未见异常。

考虑诊断/建议:

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结石。

建议增强扫描。

患者,邓某某,男,35岁,检查部位:腕关节。CT表现:右侧诸腕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腕骨可见片状低密度影,骨皮质变薄。腕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考虑诊断/建议:

右侧诸腕骨、尺桡骨下段及掌骨近端骨质疏松,腕骨斑点状低密度影,考虑缺血性坏死,但需和重度骨质疏松鉴别。

建议做磁共振检查。

患者9,马某某,女,71岁,检查部位:上腹部。CT表现:肝脏形态大小尚可,S6段见类圆形略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大小约7.4×5.9×5.1cm,密度不均匀,CT值约33HU,S8段见点状高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胆囊形态大小尚可,密度未见异常,胰管未见扩张,胰周未见渗出。

双侧肾上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

双肾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腹腔未见积液,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者大小约1.6×1.3cm。

扫及双肺散在少许斑片条索影,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胸膜下见钙化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心腔及主动脉腔内密度明显减低。

考虑诊断建议:

肝右叶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肝三期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腹腔肿大淋巴结,转移?肝微小钙化灶;心腔及主动脉腔内密度减低,考虑贫血,请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双肺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下叶钙化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