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感染监测
2010年,每月认真进行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内窥镜、血液净化系统、高压消毒灭菌生物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全年累计完成采样482余份,其中空气80份,使用中消毒剂90份,物表80份,医务人员手81份,压力蒸汽灭菌器18份,无菌物品器械80份,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60份。
每周一次全院各科室查阅在架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观察,全年共监测住院患者6500余例,诊断医院感染病例33例,医院感染率0.4%。
2011年,每月认真进行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内窥镜、血液净化系统、高压消毒灭菌生物监测工作。全年累计完成采样533份,其中空气85份,使用中消毒剂95份,物表85份,医务人员手88份,压力蒸汽灭菌器23份,无菌物品器械91份,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79份。
每周一次全院各科室查阅在架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观察,全年共监测住院患者6521余例,诊断医院感染病例31例,医院感染率0.4%。
2012年,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调查能早期辨认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专职人员定期查阅各科的在架病历,重点查阅住院时间长、病重、病危、发热、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共查阅病历8520份,医院感染病例21例,感染率0.3%。
每月对各科室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液、高压锅、透析液、紫外线照射强度进行常规监测。全年共采样506份,空气90份、物表120份、医务人员手指99份、消毒液56份,高压锅生物监测48份、透析液13份、紫外线80份。并按卫生厅要求向省级单位送内毒素监测1份、化学污染物监测1份。
2013年,为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专职人员定期查阅各科的在架病历,重点查阅住院时间长、病重、病危、发热、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共查阅病历10120份,医院感染病例18例,感染率0.2%。
每月对各科室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指、消毒液、高压锅、透析液、紫外线照射强度等进行常规监测。上半年共采样520份,空气92份、物表118份、医务人员手指110份、消毒液60份,高压锅生物监测48份、透析液14份、紫外线80份。
2014年,每月对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内窥镜、血液净化系统、高压消毒灭菌生物监测工作进行监测,年累计完成采样430份,其中空气60份,使用中消毒剂80份,手、物表90份,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50份,无菌物品器械80份,透析液12份,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60份,内毒素1份。
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工作,要求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如实上报。全年共监测住院患者11268人次,诊断医院感染病例25例,医院感染率0.2%。
2015年,全年共监测项目400份,合格率达90%以上。
对临床科室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监测,共查阅病历11858份,感染病例21例,感染率0.2%。
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对200例胆结石手术病人,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全年的统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
2016年,对医院的ICU、NICU、手术室、血透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内镜室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监测。2016年进行手卫生监测76例、物表48例、空气监测36例、透析液44例、消毒液44例、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生物监测48份、紫外线灯管检测40例。其中不合格物表5例,合格率为89.5%;手卫生不合格10例,合格率为86.8%;空气不合格1例,空气监测合格率97.2%;消毒液不合格3例,消毒液合格率93.1%;透析液合格率100%;紫外线灯管不合格2例,合格率为95%;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对科室监测存在的问题,要求科室立即进行整改,落实科室医院感染持续改进。积极参与ICU、NICU等科室的改建工作,规范了胃镜的消毒工作,从感染管理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对眼科白内障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眼科2016年1月至11月共开展手术例数30例,切口感染0例,感染率为0。通过对眼科白内障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相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高了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意识。
2017年,共进行手卫生监测66例、物表48例、空气监测36例、透析液72例、消毒液48例、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生物监测48份、紫外线灯管检测40例。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手卫生合格率为84.8%,空气监测合格率94.4%,消毒液合格率95.8%,透析液合格率100%,紫外线灯管监测合格率为95%,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
对子宫切除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妇科2017年1月至11月共开展手术例数44例,切口感染0例,感染率为0。
2018年,环境卫生学监测:全年共监测299份。其中:医护人员手指38份,空气35份,物表72份,灭菌容器生物监测50份,消毒液39份,透析液12份,胃镜镜头和活检钳共12份,紫外线灯管60例。其中,手卫生合格率为86.2%,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1.2%,空气监测合格率86.3%,消毒液合格率87.3%,透析液合格率100%,胃镜镜头和活检钳合格率100%,紫外线灯管监测合格率为95%,消毒供应中心高压锅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监测不合格时及时报告,落实整改,进行二次监测。
2018年11月30日,专职人员定期查阅各科室的在架病历,重点查阅住院时间长、病重、发热、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及时辨认院感暴发流行的趋势,共查阅病历15722份,感染病例9例,感染率0.06%。
目标性监测:共开展手术例数53例,切口感染0例,感染率为0,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4.3天。并对监测资料分类汇总、分析、反馈。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2018年1月至11月医院出院病人数为15722人,各科室送检标本数171例,2018年全院标本送检率为1.1%,比上一年增加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