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家简介
杜培俊
杜培俊,男,生于1955年12月。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本专业40年。发表专业论文20篇。获市、县科技进步奖3项。协编宕昌县羌藏中医验方集一册。曾先后在成都市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等院校学习进修五次,在县卫校义务担任教师四年,培养乡村医生四百多人。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被甘肃省卫计委和省人社局确定为甘肃省县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012年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个人和宕昌县第一批名老中医;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被确定为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014年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办、省卫计委评为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2015年被陇南市卫计委和人社局评为陇南市名中医。
2015年12月退休。
专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擅长于胃肠病、肝胆病、关节炎、妇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从医以来,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阅读各种医学书籍和中医古典医著及中西医知识,订阅各种医学杂志,不断掌握新理论,增添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加之在省级各大院校进修学习,专业医术和临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诊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解除了广大患者的病痛之苦,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和赞誉。每年诊治患者约5000人次,为医院创经济效益达百万元,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随之专业医术和临床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诊断疾病精心细致、一丝不苟,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信赖。
附医案一则:
滑胎(习惯性流产)案例:
滑胎之名,始见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谓“无故至期小产”。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流产。
马某某,女,31岁,已婚,农民。患者婚后曾孕三滑三,多方治疗终未能保,此次又停经二月,尿妊娠试验阳性,乃来就诊。观其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焦虑、面色无华,纳差,泛泛欲恶,脉细滑,舌淡苔白,舌尖红,觉腰腹部微有酸胀感,但未见红。滑胎患者如有腰酸为先兆征象,是小产的预兆,有此现象应即来诊治,不应见红始恐惧而前来,此时再行安胎,每因胎元以损,难于挽回。纵观其症属肾虚,心脾两伤,胎气上逆,治宜补肾安胎,健脾,养心安神,和胃宽中。方:
生地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炙黄芪15g
党参12g 山药10g 杜仲10g 川断10g
寄生10g 远志10g 柏子仁15g 生姜6g
竹茹5g 炙甘草6g
嘱其一定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调理心情,不要恐惧,保持心态平衡。
二诊:怀孕4个月,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焦虑感减轻,未参加劳作,腰腹时有酸胀感,舌淡白,脉滑而无力,治疗仍以固肾安胎,养心安神为主。
炒归身10g 熟地10g 炒白芍10g 川断10g
杜仲10g 覆盆子10g 金樱子10g 焦白术10g
炒山药15g 柏子仁10g 炙黄芪15g
用此方法调治近三个月。患者来诊时精神、食欲、腰腹酸胀均安好,特别是症状好转后心情愉悦,心神得养,恐惧感消失,肾气得固,心态得以平衡,心气充足,心血满盈,恐惧消,肾气固,脾气健,气血充,合子则脾肾得健,心神得安,胎元得固。后足月顺产一女婴,健在。五年中又连生二胎(均为女孩)。因患者有滑胎史,每次孕后都来诊治,要求服中药保胎,均以前法灵活加减调治而获愈。
按:滑胎。医籍中颇多记述。巢元方谓:“血气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致胎数堕。”汪石山谓:“堕胎太多,气血艳甚,胎元滋养,固频堕也。”
本例患者素体差,先天不足,加之孕后更伤气血,先天得不到后天的充补,使肾气更亏,又屡孕屡堕,焦虑恐惧不安,心神失养,心脾两虚。致肾气虚弱,冲任受损,胎元失固,故滑胎不愈,治疗应在怀孕而兼有腰酸现象时,即行安胎,所谓防微杜渐。否则,一旦流血则胎气已损,旋即堕胎,治不见功。本例滑胎孕三堕三。复方治疗不效,患者焦虑思伤心脾,恐惧更伤肾亏,治肾虚、冲任损伤,心脾两亏,精血不足,胎元失养,肾失固摄,胎血下滑。治宜固肾安胎,养心安神,补益气血。参芪类补气,使气血充足,带脉固,胎儿营养充盛,促使发育成长。熟地、归身、白芍养血充脉;杜仲、续断、金樱子、覆盆子、炒山药、桑寄生补肾气、强冲任、固胎元;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心安气静血充则胎健;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补脾和胃。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消化吸收,输补精气与母胎的营养和健康,莫不有直接之关系。补脾胃、充气血、养胎元,合则肾强冲任盛,心神安宁,气血充盈,胎气得固。终得足月顺产,殊可欣慰。
更有一点,应特别提出:素有滑胎者,不宜生育过密,否则屡孕屡堕,徒然形成气血亏虚,冲任损伤,而后嗣终不得。小产后因避孕年余,而在其间常用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益智仁、紫河车、芪地等补肝肾、补奇经的药物。使受损之胞宫得以充分恢复正常后再行受胎,则胎元结实,不致轻易滑矣。
杨慧娟
杨慧娟,女,本科学历,生于1968年1月16日,宕昌县甘江头乡临江河村人。1991年12月参加工作并分配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期间:1992年7月毕业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医疗专业,取得大专学历;2006年1月15日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取得本科学历),现为妇产科主任医师、县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学术带头人、第四批甘肃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16年12月被聘为陇南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4月15日被聘为陇南市中医药协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年11月7日被聘为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1月5日被聘为甘肃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委员会委员,2019年7月1日被聘为县级健康科普专家(聘期为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2014年7月7日任命为妇产科主任。
1993年9月1日聘任为妇产科医师;1999年2月7日取得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2000年1月27日被聘为妇产科主治医师;2010年10月9日取得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资格,2011年8月26日被聘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019年5月22日取得妇产科基层主任医师资格;2019年11月26日被聘任为县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同年被聘为第九届甘肃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进修学习:1998年5月8日至1999年5月1日参加甘肃省卫生厅举办的主治医师进修班,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同年5月至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学习阴道镜检查技术及子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技术;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妇科产科进修学习;2015年11月7日至13日在兰州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四期妇科宫腹腔镜微创技术培训班”培训学习;2019年10月21日至25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参加第七期全省妇产科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及分娩镇痛技术培训班学习。
2018年4月积极参与“宕昌县组团式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学术成果:科研项目两项:1.2005年主持完成“先天性无阴道羊膜移植人工阴道成形术”科技项目,获县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参与于2007年启动2008年完成的省级课题《宕昌羌藏中医名医名方整理研究》,分别荣获2008年宕昌县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8年陇南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专著编纂有:《妇科中医论治》专著编纂,任副主编,作家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063-4821-8;《现代妇产科疾病处置精要》专著,任第四主编,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5189-4748-5。
学术论文:《吲哚美辛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疗效观察》1997年11月发表于《中国实用医学优秀论文选集》;《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1999年8月发表于《中华现代医学研究》;《足月产胎盘羊膜结节2例》1998年9月发表于《中华当代优秀论文荟萃》,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绒毛膜下纤维素沉积合并绒毛膜囊肿一例》1998年10月发表于《中国现代实用医学-医学诊断与治疗技术》;《改良式剖宫产术68例临床观察》发表于《世界华人医学杂志》2000年第2卷第2期;《先天性无阴道羊膜移植人工阴道成形术一例》发表于《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06年第8期;《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分析》发表于《中国新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8期;《棒球缝合法缝合子宫瘤腔临床观察》发表于《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卷第12期;《盆腔后腹膜肿瘤手术治疗一例》发表于《健康达视野》2018年第18期(总第408期)。
专业开展:先后主持完成20余项新业务及新手术,主要有先天性无阴道羊膜移植人工阴道成形术、改良式剖宫产术、阴道镜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及宫外孕手术,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地功能障碍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性冷淡、阴吹等,以及产后催乳、产后乳胀、产后腰背痛、腹直肌分离等;超导下的可视人工流产术、子宫颈病变射频消融术、子宫颈病变冷刀锥切术及子宫颈病变锐扶刀切除术;产前优生优育检查、无创DNA检测、围产期子痫前期风险评估、叶酸代谢检测及先天耳聋基因检测及新生儿串联质谱检测等新技术。
获县医院新业务奖十项,主要有“棒球缝合法缝合子宫瘤腔的临床观察”获县医院2014年度新业务二等奖;“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观察”获县医院2014年度新业务二等奖;“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探讨”获县医院2015年度新业务二等奖;“产前无创DNA检查在我院的应用”获县医院2016年度新业务三等奖;“巨大盆腔后腹膜肿瘤手术医疗报道”获县医院2016年度新业务三等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例体会”获县医院2016年度新业务三等奖;“围产期子痫风险评估的临床观察”获县医院2016年度新业务三等奖;“可视人流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分娩镇痛议在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别获县医院2017年度新业务三等奖;“女性盆地功能障碍的筛查及治疗意义”获县医院2018年度新业务三等奖。
带教:除了对基层医院进修医师精心带教外,对本院多名住院医师进行临床带教,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进行认真指导培养,通过努力已有两名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四名住院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四名住院医师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力量。
健康扶贫:2018年4月积极参与“宕昌县组团式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作为县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专家被安排到临江铺镇,完成了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业绩,被宕昌县临江铺镇党委镇政府评为“临江铺镇组团式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优秀县级专家”称号。
奖励及荣誉:2006年及2008年被县医院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考核为优秀。2018年8月16日被陇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授予陇南市首届“中国医师节”改善医疗服务优秀医师称号。
齐军
齐军,男,1972年7月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宕昌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针灸主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小针刀学会会员,中国银质针学会会员,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市优秀团干”“县优秀党员”,被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甘肃省针灸学会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被陇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优秀医师”。其中医临床思想,先启蒙于家学,1994年有幸侍诊于甘肃针灸名医金安德、刘福喜老师。尊崇研习针灸大家郑魁山学术。2017年被世界著名针灸专家、国医大师、中科院院士石学敏教授收为亲传弟子。2018年12月3日考取世界针灸联合会《国际针灸师证》。
1995年至2019年,先后在《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杂志》《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中国农村卫生》《医药前沿》《医师在线》《养生保健》《健康天地》《健康周刊》《医学美学美容》等国家级和《甘肃中医》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论文《针刺下关穴配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25例》被中华医学文库编辑委员会评为一等奖,论文《穴位注射配合头体针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获宕昌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四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论文获陇南市科学进步三等奖。
2011年赴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深造一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和中国芒针学科带头人杨兆钢教授及武连仲、王舒、付立新等十几位全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临床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2012年南下上海,投师“软组织外科创始人”宣蛰人教授门下研习“宣氏推拿”及银质针技术,并得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沈学勇院长、赵毅教授的指点面授。2013年参加小针刀的学习,得到了庞继光、柳百智、王海东等专家的悉心指导。
由于临床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得到针灸界认可,北京、新疆、湖北等省外及武都、迭部、岷县等省内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本着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积极开展了“醒脑开窍”及银质针、弧刃针疗法等新技术,通过对住院病人王某、李某某等中风偏瘫患者精心治疗后不仅使其离开了轮椅站起来,而且还能跑步前行。韩某某、赵某某、杨某某、史某某、王某某五位腰椎序列已严重变形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间盘突出患者运用银质针、小针刀、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疗法,疗效明显,临床治愈率高,给患者解除了痛苦并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同行和患者的肯定和好评。使很多病人避免了手术之苦,也把很多病人从绝望中唤回。
勇于开拓,积极开展了很多特色疗法,填补了宕昌县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多项技术空白:1.“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遗症;2.银质针配合密集型刺法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梨状肌综合症;3.“宣式”强刺激推拿配合颈夹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4.特制银质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5.浮针疗法结合口眼特殊点刺法治疗陈旧性面瘫的临床应用;6.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7.弧刃针在颈肩腰腿剧烈疼痛中的止痛临床应用;8.芒针定向透刺治疗前列腺炎(增生)临床应用;9.火针治疗冻疮、中风、带状疱疹、风湿病等病的临床应用;10.星状神经节埋线技术临床应用;11.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艾灸、照射治疗老慢支、肺气肿、月子病等的临床应用;12.针灸减肥、针灸美容、埋线等治疗一些老年性慢性疾病及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调理,也起到防病保健的临床良好疗效。
宋义清
宋义清,男,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陇南市名中医。1993年8月参加工作,工作期间曾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现任宕昌县人民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血液透析中心主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基层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第一届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基层糖尿病防治学组成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评为“甘肃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基层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2018年9月被甘肃省医学会血管通路委员会评为“甘肃省血管通路专业会第一届委员”。
进修学习:1993年8月至2008年7月在理川中心卫生院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2001年12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2005年6月18日取得中医主治医师资格,并于同年聘任。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在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脱产学习。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肾病科进修学习。2011年10月取得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于2013年10月聘任。2013年8月至9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2019年3月至9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
开展的新业务:2010年主持开展新业务“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获得医院新业务二等奖;2012年开展的“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获得医院新业务二等奖。
临床带教:2014年4月被甘肃省人社厅和卫计委确立为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指导带教下级医师3名,于2017年4月合格出师。
国家发明专利1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专利号:ZL 201510298260.6,专利申请日:2015年6月03日,授权公告日:2017年4月17日。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较差,是引起糖尿病足最终导致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提高临床效果,他在临床实践当中仔细查阅中医治疗该病的大量资料,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机理,通过两千余次反复筛选,历经5年万余次修正,最终确定该中药组方。临床使用发现该中药组方疗效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于2015年4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发明专利。经过国家专利局审核专家的严格审核、反复查对,先后经过5次退回修改,最终于2018年4月获得通过,颁发了专利证书。
宋义清是宕昌县有史以来获得中医药研究国家专利第一人。
学术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眩晕58例疗效观察》刊登在国家级期刊《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年6月第2卷第12期、《Ⅱ型糖尿病预防浅析》刊登在医药类核心期刊《陕西中医》2011年2月第32卷、《三联疗法治疗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刊登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中医研究》2011年3月第24卷第3期、《血液透析配合中药治疗尿毒症合并多浆膜腔积液临床观察》刊登在《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年5月第11卷、第3期、《宕昌县农村糖尿病患者院外胰岛素使用现状调查》刊登在2014年10月《中华糖尿病杂志》第六卷、《中药胃瘫1日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8例疗效观察》刊登在2015年12月《中华糖尿病杂志》第七卷、《个体强化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刊登在2016年8月《2016年甘肃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甘肃省第九届代谢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短期胰岛素强化和口服药物对初发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刊登在2017年11月《中华糖尿病杂志》第九卷、《降糖保肾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刊登在2017年11月《中华糖尿病杂志》第九卷、《生血排毒膏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CKD-5期肾性贫血35例》刊登在2019年《世界最新医学杂志》第19卷第42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刊登在2019年《实用中医药杂志》第9期第35卷、《分析中医体质辨识下的中西结合防治社区糖尿病疗效》刊登在2019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第7卷第27期。
完成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①主持完成的“血液透析联合康肾舒水汤治疗尿毒症合并多浆膜腔积液临床观察”获得2012年度宕昌县科技进步二等奖;②主持完成的“四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获得2015年度宕昌县科技进步二等奖;③主持完成的“四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获得2016年度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得荣誉:2016年11月28日被陇南市人社局和卫计委评选为“第二批陇南市名中医”。2017年获得甘肃省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医师奖。
郭继龙
郭继龙,男,出生于1973年12月26日,主任医师,宕昌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199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现任甘肃省医师协会哮喘专业委员会常委,陇南市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甘肃联盟第一届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担任学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哮喘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陇南市呼吸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
从事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宕昌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于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引进支气管镜、肺功能、动脉血气、无创呼吸机等多项临床技术。
主持开展新业务:
2011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大量胸(腹)腔积液的应用”;2012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心梗三联检查的临床应用”“BNP脑钠肽检查的临床应用”;2013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2014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管炎性息肉一例”;2016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2017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新型溶栓剂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应用体会”;2019年主持开展内科新业务“新型溶栓剂重组人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在急性脑梗死溶栓中应用体会”“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病态窦房结患者起搏器植入术”。
主要贡献:在陇南市率先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并先后在医院引进肺功能、动脉血气、无创呼吸机等临床诊断、治疗技术。2019年7月在医院主导建立介入导管室,可独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单支病变支架植入术。2019年10月25日独立完成宕昌县首例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2019年11月15日独立完成宕昌县首例择期冠脉支架植入术。导管室建立后,截至2019年12月,总计完成手术133台,其中造影术108台,支架植入术24台,起搏器1台,填补了陇南市县级医院该领域多项空白。医院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肺功能检查、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等领域均处陇南市先进行列。
临床带教:先后带教郭新生、李斌、苟小岩、何莉等多名学员,其中郭新生、李斌、苟小岩、何莉先后通过中级考试,聘任为内科主治医师。
学术论文:《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2月第34期;《纤支镜联合痰细胞学检查对X线隐性肺癌的诊断价值》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第8卷第36期;《益气养阴汤联合化疗治疗气虚两阴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发表在《西部中医药》2017年第30卷第8期。
获奖情况:
2012年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文明办授予“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
2018年陇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陇南市首届中国医师节“健康扶贫优秀医师”。
2018年宕昌县人民政府授予“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陇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2019年度陇南市“优秀医师团队”。
科技进步奖:“电子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在肺不张病因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获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宕昌县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