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级领导简介

一、院级领导简介

王平生

王平生,男,1953年5月出生,宕昌县沙湾镇上堠子寺下村人,中共党员。1974年8月毕业于定西卫校医士班,同年分配到甘肃省武山矿泉疗养院工作。1981年调宕昌县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专业;1982年调宕昌县中医院任业务副院长,负责组建了外科手术室及外科专业;1996年调县医院,任业务副院长,负责普外科业务,担任本科学术带头人。

1977年至1991年先后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兰州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主治医师提高班胸外科专业进修深造。1992年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2004年晋升为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3年5月退休。

发表论文有:“113例胆道术后症状残留的病因分析”发表于《中华实用医学》2004第6卷第7页;“腹腔镜胆囊切除75例分析”“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发表于《现代医药卫生》2004第20卷第11期,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75例分析”并获奖,其论文转载于《中华医学优秀成果文选》2004年9月第3卷第5期;“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84例体会”发表于《中国医药与临床杂志》2004第2卷第2期,并被本刊编委会评为优秀论文;“64例自发性气胸治疗体会”在中华医学会西北五省区学术交流会上交流;“胆心综合症三例报告”“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二例报告”获地区优秀论文三等奖;“自制泵式自动加压输血输液器”获县科级进步二等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曾获县科级进步一等奖。

从事外科多年,擅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各种手术的操作,能开展普通外科胃肠、肝胆、甲状腺及一般普通胸科手术。

为医院填补主要的手术空白项目及新业务有:1996年度新开展“肺内金属异物取除术”“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997年度开展“肾破裂修补术”“肺修补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998年开展“肝右叶部分切除治疗肝巨大血管瘤”;1999年度开展“腹膜后巨大奇胎瘤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小肠代胃术”“巨大多囊肾合并囊内出血切除术”“心室刺伤心包积血开胸引流术”;2000年度开展“支气管胸膜漏修补术”“外伤性巨大膈疝开胸修补术”;2002年度开展“右心室刺破修补术”“左右肝管吻合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2003年度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4年度开展“胃癌Ⅱ组淋巴结清扫根治术(D2)”;2006年度开展“无张力疝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研究”;2007年度开展“先天性左侧膈肌完全缺如合并肺大疱-肺大疱壁替代修补术”;2008年度开展“肠外露复杂多发肠瘘一例”“特殊部位烧伤的治疗(附四例)”、“近端胃大部切除”等。上述各项均获医院新业务奖,其中大多数项目填补了宕昌县手术空白,为医院扩大了业务范围,服务半径扩大,增加了社会效益。

谢美英

谢美英,女,汉族,生于1957年9月,宕昌县城关镇人。1980年7月毕业于陇南卫校。1980年11月参加工作,曾先后任外科副护士长、护士长、总护理部主任。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担任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至2012年9月,2012年9月退休。2005年晋升为副主任护师。曾任宕昌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政协委员。分管护理、院内感染、质量控制、计划生育、医疗下乡、文艺宣传等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岗位责任制、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规范、操作规程,实行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护士及实习生进行“三基”训练、在岗培训、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批合格护士。在创建“二甲”“十佳”和“爱婴医院”中做了大量工作,各种护理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减少或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编写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医护质量。在任期间曾多次带队下乡,为全县各地群众送医送药、送温暖,受到群众好评。并带领有关人员赴甘南、定西等周边县宣传医院规模、新设备、新环境,通过宣传,医院知名度大大提高。分管的全院计划生育工作也走在县级单位前列,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经常在“5·12”护士节活动期间编排节目,组织大型文艺活动在医院演出,参加县上文艺宣传汇演及知识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2010年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百日竞赛》活动中,护理部认真学习了医院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订了《护理实施细则》。

2010年8月8日,积极抽调5名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舟曲参加抗洪救灾,并在医院组织的为舟曲受灾群众捐款活动中积极参与,奉献着自己的一片爱心。

2010年,“5·12”护士节举办了以“爱岗敬业情系患者”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护理基础知识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比赛。

1981年被选为团县委委员,出席了共青团甘肃省委第六次代表大会,并同原任团省委书记胡锦涛一起合影留念。1985年被卫生厅评为甘肃省优秀护师。199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1995年、1996年度被医院、卫生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非典”期间,担任抗“非典”指挥部副总指挥,带领医护人员赴抗“非典”第一线,负责何家堡救治病区的准备工作,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曾得到省市检查组的好评,被县卫生局、医院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2004年被地区“巾帼建功”活动协调领导小组评为“巾帼建功”标兵。200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护士,2006年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健康卫士。

先后撰写论文3篇,其代表作《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发表于《中华护理杂志》。

赵登富

赵登富,男,汉族,1962年5月9日出生于宕昌县哈达铺镇(原牛家乡)下哈竜村。

1986年毕业于陇南党校党政管理专业;199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2008年1月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1980年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4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1989年至2000年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会主席、副院长;1998年至2010年11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2010年12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院长职务。

学科建设:2011年至2019年,团结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先后新建了微生物实验室,成立了眼科验光配镜中心,建立电子阅览室。2013年成立中医康复科,设置病床42张,治疗床50张,购置各类设备50余台。2016年新建内科二病区338平方米,增设病床32张;对产房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使产房环境和布局进一步规范。经多方努力,2016年10月宕昌县储血点建成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宕昌县急危重患者用血难的现状。自筹资金新建的680平方米的层流手术室已经正式投入临床使用。成为同时期全市同级医院里面最先进、最清洁、最安全的手术室,它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手术污染,为病人提供最舒适的手术环境,也极大地改善了手术人员的工作环境。2015年5月新建了感染科,设立床位32张,其中感染科病区23张,发热病区9张,配备医护人员16人。2018年12月,成立功能康复中心,使二门诊得到充分利用。2019年7月,新建介入导管室,填补了医院介入治疗的空白。2019年10月,新改建的层流手术室二期投入临床使用。

人才培养:2011年至2019年,全院共派出各级各类人员参加长短期培训、学术会议387人次,派出省外进修人员26人次,省内三甲医院进修76人次,接收基层卫生院进修人员91人次,接收各大中专院校实习生483人次。进修学习人员基本涵盖了全院各级临床、医技、护理等关键岗位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加强临床一线人员队伍,缓解人员缺乏的问题,2015年9月份面向社会招聘大学毕业生11名,现已全部考取相应资格证,在不同的岗位上开展工作。

项目建设:2011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医院自筹47.31万元,建成宕昌县急救中心暨120调度指挥系统。2012年财政投资30万元医院信息化建设补助资金,全面启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2016年全面升级改造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心机房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2019年,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逐年完善,基本实现了医院各项工作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2016年借助甘肃省政府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耗资549.60万元,实施完成了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两个重点专科建设。其中省级财政拨款250万元,县财政配套100万元,医院自筹资金199.60万元。根据甘肃省卫计委关于2017年县级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拨付医院375万元,于2017年底按标准完成了急诊科、神经内科、麻醉科三个薄弱学科建设,并投入临床使用。

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工作的开展。认真执行“八八排队”,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服务,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重点卫生工作。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行零差率销售后保证了医疗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参合农民在第一时间实现出院结算和报销补偿。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医院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前列。

基础设施和硬件投资建设:2013年,新建的门急诊大楼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1255平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医院业务用房极其紧张的局势,也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近几年以来,自筹资金5500余万元,购置了电子胃镜、膀胱镜、结肠镜、椎间孔镜、数字眼底造影检查仪、C型臂、宫腔镜系统、原装进口全数字化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各类医疗设备。2017年6月,将原来0.35T的核磁机更新为1.5T飞利浦核磁机,扩大了诊断范围,提高了治疗水平,增强了综合服务能力。投资50万建成了中心负压吸引系统。2019年9月,对CT室进行改造,并将原有16排螺旋CT更新为64排螺旋CT,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率和质量。

鼓励职工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11年至2019年,全院共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78项,获得市、县级科技进步奖27项,发表学术论文96篇。2012年举办了“内科学会走进宕昌”大型学术会议,2013、2014年申报“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等陇南市继续教育Ⅱ类学分项目7项,圆满完成培训工作。同年对全院42名科主任、护士长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轮训,将全院60名住院医师分四期派往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周的轮训。医院8名医师与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对一帮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2014年在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正骨手法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一个,个人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2015年内科历时一年参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在全省腹腔镜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组一等奖1名,团体二等奖1个,腔镜外科最佳医师奖1名。2016年10月9日与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代谢与内分泌疾病学术研讨会”,医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11年至2019年,全院门诊共接诊人数达169.5万人次,年平均接诊24.2万人次;住院93710人次,住院人次由2010年的8266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2万人次,翻了一番。完成各类手术15870余台次,年平均完成手术2267台次。职工总数由2010年的360人,增加到2019年的670人。床位数由300张,增加到2019年的550张,极大地缓解了就医高峰期一床难求的现状。积极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探索适合医院实际的薪酬改革制度,聘用人员工资在逐年提高。在保证医院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对职工的关心和个人收入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神,让职工建立起足够的工作和生活信心,爱院如家,甘愿奉献。

甘肃省预防医学会宕昌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基地、宕昌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中心、宕昌县人民医院南阳分院、甘肃省腹腔镜治疗技术培训基地、宕昌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顺利挂牌。顺利通过爱婴医院复审,2015年获得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同年10月获得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先后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陇南市精神病康复医院成为医联体成员单位,与甘肃省人民医院10余个优势科室签订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协议。在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医院原有远程会诊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通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1年至2019年,组织全院职工义务献血420人次,共献血94800ml。为南阳、沙湾、理川、贾河等乡镇开展送医送药等义诊活动29次,免费为老百姓送去药品价值10万余元。在岷县7·22地震中,对10名伤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发动职工为灾区群众捐款4.84万元。发动职工为白血病患儿谭佳轩捐款7440元,对无力支付医药费的2名五保户人员进行医疗救助,减免医药费近3万,对一名“三无”人员和1名多次住院却无力承担医药费用的低保人员进行了医疗救助,减免医药费用28274.12元。圆满完成历年征兵体检任务,无一例退兵,为部队送去了合格的士兵,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每年为县委、县政府及部分县直机关单位召开的各类会议、体育赛事、大型集会等活动,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安全保障服务,无一差错发生。先后数次为新疆移民群众沿途提供健康保障,顺利完成护送任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2017年初,医院的精准扶贫帮扶村由以往的两河口镇清水子村和街上村,调整为贾河乡大竹河村。为了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选派1名精干干部到贾河乡大竹河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挑选10名正式职工联系帮扶大竹河村贫困村民。从2018年1月开始,对大竹河村所有参合村民进行免费医疗,制作了“就医爱心卡”,最大程度减轻帮扶村村民的医疗负担。

马镇江

马镇江,男,汉族,1963年9月13日出生,临床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学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EMBA结业。1983年8月1日参加工作,1989年6月3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武都卫校(现陇南卫校)医士班学习,获中专学历。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重庆职工医学院医学专业脱产学习三年,获大专学历。2013年曾在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业余学习三年,获本科学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进修16个月。

1983年8月至1987年8月在宕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任放射科医士、卫生系统团总支委员。1990年8月至1999年12月在宕昌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任内科住院医师、卫生系统团总支书记。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在宕昌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工作,任内科主治医师、医务科副主任。2006年3月至2012年4月任副院长兼医务科主任、合管科主任(2008年5月被聘任为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2014年9月被聘任为普通内科主任医师)。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17年1月调任宕昌县中医院任副院长。

社会兼职:市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兼任陇南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陇南市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教育与管理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第一届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基层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甘肃省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医师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医师委员会常委,甘肃省睡眠研究会理事,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全国委员。

科研成果: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60例疗效观察”获2009年度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宕昌县藏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于2015年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名)、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主持开展了“甘肃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科研项目宕昌县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因工作出色,受到课题组及原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立项课题“宕昌县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于2017年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甘肃省陇南市Ⅱ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防治对策研究”于2017年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争取、实施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H型高血压比较效果研究(CER)及配套项目——H型高血压人群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惠民工程项目,即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脑卒中项目。承担的课题有国家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脑卒中项目、科技部互联网+高血压精准管理项目及肺高血压项目、国家红十字会“一包药”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等。承办“甘肃省第三届面向基层心血管疑难重症研讨会”,完成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项,在全院性学术活动中多次做专题讲座。他曾多次参加县医学类课题鉴定及县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为宕昌县慢性病鉴定专家之一。

创建了“甘肃省医学会、预防医学会宕昌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基地”暨“宕昌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中心”,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专科,主持完成宕昌县储血点建设工作。

发表论文:内科专业有《青霉素皮试阴性后静滴致过敏性失血性休克一例报道》发表在《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3年第5期,《难治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2006年4月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第22卷第7期,《同时接种甲、乙型肝炎疫苗致过敏性休克1例》2006年5月发表在《新医学》第37卷第5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疗效观察》2008年11月发表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7卷第31期,《中西医结合抢救毒蕈中毒12例》2009年6月发表在《中国临床医生》第37卷第6期,《肝性胸水40例临床分析》2009年12月发表在《国际消化病杂志》(双月刊)2009年第6期,《舒利迭吸入联合Bi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2010年8月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半月刊)第28卷第15期,《纤支镜联合痰细胞学检查对X线隐性肺癌的诊断价值》(第二作者)2010年8月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第8卷第26期,《宕昌县医院内科32年死亡病例分析》2011年5月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第29卷第10期,《活性维生素D在老年慢性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全文发表在《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3年3月第34卷第2期,《甘肃宕昌县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表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举办的年会会刊《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第6期并做了大会交流,《甘肃宕昌地区县级医院职工血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2015年第33卷第19期,《宕昌县农村地区糖代谢异常人群血脂水平研究》发表在《西北预防医学杂志》2016年总第1卷第12期,2016年11月《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发表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举办的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年会专刊第8卷并做了大会交流,《维格列汀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发表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7年基层糖尿病防治学术会议年会专刊》,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并荣获优秀论文奖,《甘肃省陇南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表在《卫生职业教育》2017年第35卷第19期,《甘肃宕昌县城乡居民血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2018年9月发表在《国外医学》2018年第39卷第3期;医院管理类论文《探讨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又快又好发展》《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推动医院科学发展》《医院内涵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公立县级综合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发表在相关杂志上;管理类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宕昌县人民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纪实》《文明花开别样红——宕昌县人民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纪实》《贫困地区县级医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参编专著《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刘延桢、李红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内科常见疾病诊疗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宕昌县人民医院临床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个人荣誉:2010年1月被甘肃省文明办、省卫生厅授予“甘肃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5月被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第一批第二层次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11年6月被中共陇南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5月被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授予“陇南市第二批第一层次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14年7月被北大医学部第99期医院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评为“优秀学员”;2014年6月、2016年7月分别两次被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评为“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张远忠

张远忠,男,生于1966年4月,1990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1990年12月分配到宕昌县中医院工作。1993年12月至1994年6月在原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普外科进修。1995年5月调到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作,从事骨科、神经外科专业至2019年,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在原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骨科进修。2007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201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2003年12月晋升为骨科副主任医师,2017年1月晋升为骨科主任医师。2006年2月担任宕昌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2010年12月担任宕昌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2006年2月开始担任甘肃省县级重点学科——骨科学科带头人。

社会兼职:现任陇南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臭氧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员,甘肃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创伤骨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副组长,甘肃省老年医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甘肃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陇南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陇南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陇南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宕昌县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陇南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业绩:主持开展了填补宕昌县空白的新业务30余项,能够主刀完成以下中大型、高难度及微创手术:(1)四肢复杂骨折开放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各类钢板及带锁髓内钉等固定术;(2)骨盆及髋臼骨折经髂腹股沟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3)膝部韧带损伤修补或重建术;(4)手部肌腱断裂吻合术;(5)周围神经断裂吻合术;(6)股四头肌成形术;(7)陈旧性跟腱断裂V-Y成形术;(8)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术;(9)颈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侧块钢板固定术;(10)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11)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12)胸腰椎骨折经皮置椎弓根钉固定术;(13)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球囊成形术;(14)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15)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16)颈、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17)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18)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RF-Ⅲ型钉或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19)经胸入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前方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20)胸腰椎结核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Ⅰ期前路钢板或钉棒固定术;(21)胸腰椎结核Ⅰ期后路钉棒固定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22)腰骶段结核Ⅰ期后路经髂骨置钉钉棒固定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23)脊柱后突畸形经椎弓椎体楔形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术;(24)退行性腰椎侧弯畸形后路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术;(25)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后路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术;(26)椎管内肿瘤切除术;(27)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8)手足各种畸形矫形术;(29)颅底陷入畸形后路凹减压术;(30)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31)颅内血肿清除术;(32)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引流术;(33)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微创穿颅引流术;(34)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35)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36)颅骨成形术。上述部分手术在陇南市尚属首次开展。

2010年至2019年,共计接诊门诊病人2万人次以上,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治愈好转率在85%以上;诊治住院病人3000余例,其中复杂疑难病人1000余例,诊断符合率在99%以上,治愈好转率在98%以上;主持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主刀手术2000余台次,其中大中型、高难度手术1000余台次,手术成功率达100%。

科研成就:完成科研课题6项,其主持的“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应用研究”项目于2004年获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路凹硬膜外层切开减压术治疗颅低陷入畸形一例报告”项目于2004年获县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参加的“颈椎前方入路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及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于2007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参加的“自体血回输仪在手术中的应用”项目于2012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11例应用研究”项目于2014年8月通过陇南市科技局鉴定,达到市内领先水平,2015年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脊柱后突畸形经椎弓椎体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术10例应用研究”项目于2014年8月通过陇南市科技局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15年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指导下级医师完成课题三项,均通过陇南市科技局验收,其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加臭氧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性伤口的疗效观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经皮穿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达到市内先进水平,“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观察”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学术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四篇,“肩关节后脱位一例误诊误治”发表在《临床误诊误治》,1999年第12卷,第5期;“胸段脊柱裂背部瘘管并发脊髓脓肿1例”发表在《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8例探讨”发表在《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2月,第2卷,第1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疗效观察”发表在《甘肃医药》,2004年8月,第23卷,第4期。以第一主编合著《现代临床骨科手术学》一书,于2015年7月由西安交大出版社出版发行。

个人荣誉:1993年12月—1994年6月在原兰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普外科进修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1999年12月—2001年2月在原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骨科进修期间被评为“优秀进修生”和“优秀病历书写者”;2002年度、2006年度被评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12月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4月底被陇南市总工会授予“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9月带队参加甘肃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整骨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2014年被“九三”学社甘肃省委评为全省先进个人;2018年5月被中共陇南市委宣传部、陇南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陇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陇南市首届“名院长”荣誉称号;2019年1月入选陇南市第三批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19年7月被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授予“陇南市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谢忠芳

谢忠芳,女,甘肃宕昌县人,中共党员,出生于1972年5月19日,副主任护师,县妇联兼职副主席。1987年8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兰州军区军医学校护理专业。1990年10月至1992年1月在宕昌县临江乡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199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宕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任手术室护士长;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任护理部副主任;2012年6月被宕昌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宕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17年10月获得副主任护师职称。

社会兼职: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任甘肃省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12月担任陇南市护理质控中心副组长;2019年7月担任陇南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进修学习:2011年4月12日至7月12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护理管理”;2012年6月23日至6月27日到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参加“院长管理培训班”;6月27日至6月29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急危重症护理新进展”;2013年3月10日至6月10日在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进修;201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ICU参观;2016年6月18日至6月24日到甘肃省护理学会参加护理管理年会;2019年7月19日至7月21日参加陇南市护理学会质控会议培训。

业务开展:对所分管科室严格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质量标准进行管理,有年度工作计划、每月工作安排,护士长例会,每月一次科室工作的量化考核和护士百分考核、每周安排护士长夜查房、全院每月护士业务大查房、护士长、护士每月一次的业务查房和护理大交班。

积极投身于“创建百姓满意医院”的建设活动和“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百日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事,每做一件好事,个人、科室各加0.5分。提倡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有问必答,同时开展了岗位大练兵、大学习、大评比活动。

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全年共派出9名护士长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护理管理180多天,9名护士分别到甘肃省中医医院、兰州大学附属一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重症监护、血液透析等各相关专业累计18个月。培训年轻护士48次,参加人数达2400人次。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全年分别派出18人次护理管理者及骨干外出长短期培训,培训率8%;参加了综合医院千分制考核、优质护理培训、护理质量控制、静脉治疗技术规范、庄浪县人民医院急诊病房参观、市一院层流手术室参观、血透室专科护士培训等相关培训。

积极参与组建了康复科、急诊科及传染科病区,并很快使各病区开展了工作,内科、儿科开展了APN弹性排班,增加了高峰时段和中午班、夜班薄弱时段的护士人数,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减少了隐患的发生。

成立了中央运输科室,将住院患者的临时、长期液体及时下送至科室,节约了护士人力资源,方便了患者的就医需要,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时效性。

扩建了分娩区及待产室,增加了产床,增设了隔离待产室,规范了隔离分娩室及污物通道;将新生儿洗澡室改建在产房出口处,并购置一体化洗浴台;设立专门的预防接种室。

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病房管理与优质护理质控组、基础护理质控组、急救质量管理与危重病人护理质控组、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质控组、消毒隔离与特殊科室质量管理组,制订了各组职责及考核细则。

病区加强了晨晚间护理,尤其是加强了病房清洁卫生管理,同时加强了床单管理,杜绝了一次性床单、被套、枕套的使用,为病人提供了洁白舒适的棉布床单、被套。手术室取消了一次性耗材的使用,采用耐高压、吸水性好的棉布敷料。

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在妇产科二病区按照医院感染要求改建新产房。

成立了门诊护理单元,各诊室配备了专职护士,并制订了专职护士工作职责,规范了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完善了医废处理、院内感染手册的填写。

儿科新建三病区投入使用,设立了穿刺室、治疗室、呼吸道和消化道输液大厅,在楼道内及输液大厅墙面上张贴了包括高热惊厥的处理、小儿静脉输液安全告知、宝宝服药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开展了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工作,对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给予正确的饮食、生活指导,对一些术后因生活习惯不良、康复锻炼方法不正确而再次引发其他疾病的患者给予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的指导。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建立了工作制度,院内设立了“发热门诊”指示牌,张贴了“流感样病例请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标识。设立了“预检分诊点”两处,由导诊护士负责。建立了职业病科,设专、兼职工作人员3人,截至2019年医院均能开展职业病诊断和体检工作,已向甘肃省卫生监督所申请了职业病诊断体检资质。

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呼吸机的应用、肢体外伤止血、包扎、固定、伤员搬运等内容。通过理论培训、指导演练、急救知识比赛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

强化医院感染工作,加强手卫生管理,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控制措施,为提高洗手质量,给各科室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及洗手宣传画,提倡使用洗手液、手消毒剂、督促科室将肥皂干燥保存,做到规范洗手。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加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坚持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集中运送,安排责任心强,工作主动的卫生员专人进行废物回收。

积极参与感染科病区、血透室、ICU、医疗废物暂存处等科室的改建工作,由于透析病人的增多,给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隐患,院感科针对透析室的具体情况,请教专家,对原有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合理布局。对医院医用包装箱、包装容器加强了监督管理,医院与甘肃瑞强医学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包装箱、包装容器回收协议,每月至少收集两次,对医用包装箱及包装容器进行集中处置。

学术论文:撰写的护理论文“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发表于《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护理风险管理在我院的做法与体会”发表于《河南中医》2014年第34卷,“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发表于《母婴世界》,国际刊号ISSN 1671—2242,国内刊号CN14—1288/R13期。

获得奖励:2010年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护理工作者,被宕昌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度被宕昌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3月被陇南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宕昌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6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宕昌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7月选为宕昌县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被大会选举为县妇联兼职副主席。

乔海平

乔海平,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中医师,宕昌县理川镇下街人。1994年9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94年10月在理川中心卫生院参加工作。1996年3月调宕昌县药品检验所,从事中药鉴定工作。2002年1月调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作,任办公室主任至2017年1月。2007年3月任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会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2011年1月成立信息管理科,任主任(兼)。2014年6月,担任党支部纪检委员。2017年1月17日,选举乔海平为支部书记。

2010年1月,被中共宕昌县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4月,组织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百日竞赛活动,制订了《医德医风、医护质量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和科室的《实施细则和评定标准》。8月,协助编纂的《宕昌县人民医院志》出版发行,担任志书编辑部副主编。10月,完成了《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作制度》和《宕昌县人民医院工作职责》的修订任务。

2011年6月,完成了门诊急诊综合楼工程项目采暖方式变更资料。

2012年12月协助完成了与县政协文史委联合举办的以“文化宕昌、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大型书画摄影展,征集到省市县各级领导及书画摄影爱好者150多名、286幅作品,在县两会期间进行了展览。

2013年撰写的纪实文学《岷江河畔铸医魂》发表在《甘肃经济日报》总第7541期。7月,完成120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2014年5月,完成“思源救护”项目申报工作,获赠救护车2辆。12月,完成了重症医学科(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规划。

2015年1月,组织撰写的“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坐平添一段春——宕昌县人民医院特色专科发展巡礼”发表在《甘肃农民报》上。5月,组织完成了宕昌县人民医院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申报工作,获得甘肃省“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同年10月经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核通过,获得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2016年6月,组织开展了“宕昌县人民医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

2017年12月,完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

2018年1月,全面推进和完成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2019年5月,完成全院污水改造并接入城关镇城市污水收集管网。9月,完成“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并启用。

陈社军

陈社军,男,生于1973年1月,现为宕昌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1988年9月至1992年6月在陇南市卫生学校医士专业21班就读;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在兰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就读;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甘肃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本科班就读;1992年6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晋升为内科医师;2001年11月晋升为内科主治医师;2008年10月晋升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2015年11月晋升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已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7年。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在兰州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和急诊科进修学习;2005年5月至2005年6月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进修学习。2004年12月起担任内科主任,并被医院定为心血管内科学术带头人,2010年12月担任业务副院长,主管全院临床工作。

社会兼职: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甘肃省心健康公益大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科会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组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委员,甘肃省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陇南市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陇南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宕昌县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宕昌县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负责人。

业务开展:2006年内科、儿科分科,任内科主任,科室先后开展了中药验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自创排石方治疗肾结石、食道调博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检查、运动平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应用、难治性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救治、房颤电转复、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心脏起搏治疗、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腹腔积液中的应用、输液泵临床应用等新业务新技术,均获得医院新业务奖,并填补了县内空白。

2010年8月7日,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陈社军自愿参加首批医疗救助队,不分昼夜在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积极参与伤员的救治。

临床带教:任职以来,共带教轮转科医师、实习生、进修生40余人。自2008年以来对郭新生、李斌、苟小岩、吴文娟进行规范带教,其中,苟小岩、吴文娟已晋升为内科主治医师。

学术论文:1998年撰写的“谈酚妥拉明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发表于《中华实用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1998年撰写的“He-Ne激光治疗脑血管意外探讨”发表于《中国现代医学应用研究》杂志;2002年撰写的“咳嗽、咳痰、发热、血尿——查房记录”发表于《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撰写的“大网膜囊性淋巴血管瘤”“卡托普利联合美多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发表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6年撰写的“急性心梗成功溶栓7例应用研究”》发表于《中国临床研究》杂志;2007年撰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21例”发表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9年撰写的“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2、3级高血压120例临床疗效观察”发表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9年撰写的“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90例疗效观察”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杂志;2015年撰写的“浅谈β受体阻滞剂在基层医院中的临床应用”发表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撰写的“宕昌县羌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发表于《西部中医药》杂志。自创“排石方”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方”被《宕昌县羌藏中医验方集》收录。

科研成果及奖励:2006年所主持完成的“急性心梗成功溶栓7例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宕昌县2006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参加完成的“血液透析配合康肾疏水汤治疗尿毒症合并多浆膜腔积液临床观察”科研项目,获宕昌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主持完成的“宕昌县羌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研究”科研项目,获宕昌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参加完成的“四联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宕昌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陇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参加完成的“宕昌县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科研项目,获宕昌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年4月被共青团陇南市委评为第三届“陇南市优秀青年”。2010年被聘为宕昌县健康教育巡讲专家。2010年9月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4年担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宕昌县项目调查点负责人。2017年聘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计划精准医学专项“基于多组学特征谱的H型高血压分子分型研究”项目合作中心宕昌县人民医院的课题主要研究者。

赵小栋

赵小栋,男,1975年1月出生,甘肃宕昌人,本科学历,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毕业于陇南卫校医士班。1994年9月分配到理川中心卫生院工作。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兰州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临床医学系脱产学习三年毕业。2001年2月调入宕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2006年5月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2007年1月聘任为外科主治医师。2006年6月至2017年1月担任医院新开设的泌尿外科及综合科主任。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一年。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一年。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建设工作在陇南市武都区蒲池乡卫生院工作1年。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参加甘肃省第二批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从师于张和平老师学习合格出师。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任陇南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12月至2019年任宕昌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2017年1月至今担任医院业务副院长。2017年12月晋升为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10月聘任为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任科主任期间带领全科人员全面推动和发展了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先后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输尿管镜检查及镜下相关治疗、气压弹道碎石、钛激光碎石、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及肾囊肿取顶减压术、经腹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等,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为医院泌尿外科专科业务开创了全新的一页。同时注重科室管理,有效解决了综合科其他专业组病人住院难等问题,推动了科室整体全面发展。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制度,随时对疑难危重病人组织科室会诊、专科会诊及全院会诊,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因病施治,按病检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未发生一起医患纠纷及事故

任副院长期间按照医院安排分管妇产科、综合科、普外科、手术室、体检中心的日常工作。在院长领导下,长期深入各分管科室,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了解临床科室存在的问题,与各科人员及院领导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优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积极正确面对医患矛盾及纠纷,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执行国家各项医改政策,推进相关专科及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检查督导。2018年在宕昌县人民医院健康扶贫工作中,负责官亭片区,带领临江铺工作组签约医生翻山越岭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工作。一直注重培养年轻医生,带教的几位医师现均已成长为专业骨干主治医师。长期深研医学和管理知识,多次赴外参加相关业务及管理培训学习,个人和团队工作多次获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一等奖及先进奖项。

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