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病是可以避免的
虽然债务病可能导致货币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这样。只有“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病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其他因素没有保持不变,例如,如果金币恰恰在此时数量大增,那么黄金的膨胀可能会对信用的紧缩起到抵消的作用。价格可能非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涨;也就是说,货币可能非但没有升值,反而还贬值了。纸币的膨胀也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例如,当为战争筹措资金之时。
同样,我们也应当清楚,通货紧缩或货币升值并不是一种带有特别指示要给人类制造困难的“上帝的行为”。我们无须等待一场愉快的偶然事件来化解紧缩。我们自己可以通过精心的策划来打败它。人类拥有或者说本就应该拥有对自已的货币的控制能力。
施加这种控制旨在抵消那种容易造成美元升值的状况,当然,这种控制无法让连锁反应链条中最初采取行动的那些不顾后果的债务人躲避他们自身的冲动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但他们受到的惩罚将由他们各自的债务性质所决定,因此这种惩罚主要限于其本人,或许会将他的一小圈合伙人也牵扯进来。其余的人则不会受到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就算是冲动的债务人,他也有权以合同中约定的钱数来支付他的债务。因为他是不计后果的债务人,就要求他为他所欠下的1美元支付1.5美元或2美元,显然是不公平的。“实际工资”这一术语中所隐含的公正原则不只适用于挣工资的人,也同样适用于债务人。
总之,如果债务病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干吗还要再染上货币病呢?如果我们感冒了,为什么要让它发展成肺炎呢?
[1]西方商业银行贷款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无固定期限,可由借贷任何一方随时通知清偿的一种贷款。通知贷款盛行于证券市场,借款人大多是交易所经纪人或证券购买人。通知贷款的利率较低,但须以证券或其他财产作为担保,如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有权处理担保品。通知贷款的性质属于短期拆借,对于银行来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但不利于借款人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所以,工商企业一般很少借用这种贷款。——译者注
[2]What Makes Stock Market Prices?By Warren F.Hickernell,Harper &Bros.,1932.
[3]这与很多著名的原理都是一致的。可参见The Purchasing Power ofMoney,by Irving Fisher(MacMillan,New York,1931)。
[4]原文为“war”。本书著于1932年,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因此书中提到的“war”、“world war”等均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读者阅读方便起见,本译文亦将相关词直接译为“一战”。——译者注
[5]参见The Money Illusion,by Irving Fisher(The Adelphi Company,New York,1928)。
[6]当然,指数有很多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取平均值的方法不同(可以是算术平均、几何平均、综合平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均)、针对领域的不同(可以是股票价格指数或商品价格指数,后者还可以分为批发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价格总指数)以及代表这一领域的样本构成的不同(可以是100种商品,也可以500种商品;可以基本上都是食品和农产品,也可以不是这样)。最为完善的指数是美国劳工统计局(United Stat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批发价格指数,它的样本选取了784种商品,根据这些商品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赋予其权重,用综合方法进行平均计算而得到结果。要想讨论这些差异尤其是公式的问题,参见The Making of Index Numbers,by Irving Fisher(Houghton,Miffline & Co.,1927)。
[7]参见The Money Illusion,by Irving Fisher(The Adelphi Co.,1928),pp.48-9。
[8]参见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by Irving Fisher(MacMillan,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