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储备系统

联邦储备系统

18.如果存在通货紧缩的危险,那么联邦储备系统除了可以采取其他应对这种偶然事件的措施外,还有权降低对各会员银行的最低准备金要求,降低的幅度是统一的。而反过来,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则联邦储备系统除了可以采取其他应对这种偶然事件的措施外,还有权提高对各会员银行的最低准备金要求,提高的幅度也是统一的。

19.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职员里夫勒曾提出了一项计划,并得到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大力推荐,即银行准备金率应该根据存款的流通速度而进行调整,准备金率应该等于5%+存款日周转率/2(存款日周转率最高限为15%)。这将非常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会员银行的信贷能力。

20.1865年3月3日通过的对州银行券征税的法案将予以修正,增加这样一条:“联邦储备系统得到授权和指示,要对为所有非会员银行提供的支票结算服务收取一定百分比的服务费。”

或者也可以对州银行的存款征税,就如同在1865年它们的银行券被征税那样,理由也是相同的,即有助于建立一种全国统一的交换媒介。

21.除上述举措外,还可以采取“印花货币计划(stamped money plan)”,我们将在附录Ⅶ中介绍这一计划。

对于我们前面提到的许多条措施,如果我们采取了其中的一些,那么另一些就没必要再采取了。而之所以要将它们都列示出来,就是为了表明在所有可以想象的条件下,可用于稳定经济的手段是非常丰富的,尽管我们还没有将所有可以采取的手段都囊括在内。对于这些措施和手段,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1)那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被采纳来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即对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手段,正在改变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2)对物价水平起效最快的办法可能是本附录第21条和附录Ⅶ中所提到的印花货币计划、前面的第3至第9条所介绍的债券储蓄计划,以及第19条中所介绍的根据存款周转率来自动调整准备金。

(3)受限制最少,最为灵活、自由的手段就是调整黄金价格计划。

[1]也可以以活期存款的数量作为分配标准。活期存款的优点是短期内便可能产生效果,其缺点在于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大都不太愿意接受活期存款的形式。活期存款使得征税变得没有意义。这恰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现的情景。政府用这些存款购买战争物资,并因此而提高了物价水平(在当时对国家造成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