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贸易和就业(第六个因素)

生产、贸易和就业(第六个因素)

百货商店业销售额的减少不足以体现实物贸易(physical trade)领域所遭受的损失,因为这些销售额的数字是来自很多大型的百货商店,这些大型百货商店在大萧条时期接管了许多规模较小的商店,并因此在行业整体销售额下滑的同时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而美元的升值使得名义销售额下降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商品销量的下滑幅度。百货商店业的销售额于1929年9月达到最大值,从那时起到1932年1月下降了30%[4]——而商品销售数量可能仅仅下滑了18%。

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这几家储备银行,尤其是纽约储备银行编制了许多有价值的与贸易、生产、就业和消费有关的指数。联邦储备委员会编制的指数是以1923—192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铁路货运运输总量指数从1922年5月的78上涨到1929年6月最高的108,上涨幅度为38%,接着开始下跌,到1932年1月跌至64,下跌幅度为41%。能够更好地代表零售贸易情况的零担货运指数呈现了14%上涨,从1922年12月上涨到1929年10月的104,随后一路下跌至1932年1月的81,跌幅为22%。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定量指标,因此可以准确地反映铁路货运总吨数的变化情况。铁路货运运输量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来自公路运输的竞争。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月均货物吨数从1925年的197.5万吨增加到1929年的262.1万吨,而到了1931年则降至86.4万吨,降幅为67%。1932年1月,这个数字变为65.2万吨,比1929年1月(285.9万吨)少了77%。

《美联储公报》每个月都会发布工业生产指数。这些指数最初是由伍德列夫·托马斯(Woodlief Thomas)博士为联邦储备委员会编制的,[5]都是关于实物数量的指数。基期为1923—1925年,基期指数为100。所有指数都是经过调整的,剔除了季节的变动。

综合指数从1921年4月的低点65,一路攀升到1929年6月的峰值125,上涨91%,其间仅在1924年出现过一次微幅下挫。而在随后到1932年3月为止的两年零三个季度里,综合指数下跌了46%,跌至67,下跌的速度要比前八年上涨的速度快得多。在同一时期,制造业生产指数从63涨至109,上涨了105%,随后又降至64,下降了50%。采矿业生产指数从71涨到1929年10月的118,上涨了66%,而后又下跌至1932年3月的84,下跌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