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可以看出,经济稳定委员会并不是随时都有权去改变黄金的价格的。只有当这种改变对于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来讲是必要之时,委员会才有权这样做。只要每盎司纯金等于20.67美元的这一当前的价格标准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物价水平,那么这一价格标准就不会发生变动。
但是,如果保持黄金的价格不变并不能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那么也应该做出一些调整。委员会必须一有需要,就采取相应的动作。然而,当委员会被赋予稳定物价水平、保持法定的黄金储备率的责任时,人们就不应该拿“应该保持黄金价格的稳定”这样的说辞对其进行苛责,只有这样对他们才是公平的。既然保持一个不变的黄金价格的唯一合乎情理的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此如果调整黄金的价格能够让这一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那么就不该有人反对这样做。任何带有这一目的的调整都不是对金本位制的放弃,而仅仅是对黄金的重新估值,以反映其在购买力上的重大变化。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0.67美元/盎司的当前价格或许会长久地保持下去。黄金的价格很有可能在许多年之内都没有必要进行调整。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让黄金储备回复到适度的水平,既不过高,也不过低,黄金的价格可能会经历一次重大的调整,而这一新的价格可能也会在未来很多年内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把20.67美元/盎司这一数字看得很神圣的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必要担心未来某一天这个价格会发生变动,尤其是考虑到这种价格调整只是有助于维护金本位制并实现其主要的目标——保持稳定。
这样,在金本位制所有的优点被保留下来的同时,其所带有的一些周期性缺点也被避免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所带来的一些周期性不利影响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黄金价格临时的调整。但黄金价格标准的这种变动仅仅是为了避免商品价格标准的变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变动与法国和意大利近年来所进行的重新估值是有所区别的。这两个国家通过让金法郎和金里拉贬值,在经历了战时的通货膨胀后又重新回归金本位制。
上述规定使得金本位制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永远存在。它们也使得当前的20.67美元/盎司的金价以及相应的1美元所代表的黄金重量得以保留下来,除非必须要调整黄金价格才能协助其他政策工具实现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目标。实行金本位制的一个最主要理由便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防通货膨胀的发生,而那些脱离了金本位制、发行不兑现纸币(irredeemable paper money)的国家经常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但是,仅仅依靠这一项措施来防止通货膨胀也是不够的。例如,在1896—1920年这段期间,美国便经历了一场由黄金所引发的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金本位制对于通货紧缩并没有防御作用,英格兰实际上就是为了不再进一步遭受通货紧缩之苦,而选择脱离金本位制。
在当前的计划下,美国没有必要效仿英格兰放弃金本位制。因为美国将会拥有一个可以既防止通货膨胀又防止通货紧缩的金本位制。这种金本位制实际上与商品本位制即真正的购买力本位制非常相似,这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来讲是同样公平的。也许我们永远没有调整黄金价格的必要,但一旦必须调整,那么这种调整就一定是对经济有利而不是有害的。
如果黄金价格被调高了,那只能是因为不调整的话我们将遭受通货紧缩之苦;也就是说,只有当黄金变得稀缺,从而其价格明显应该上调时,我们才可以上调黄金的价格。
反之,如果黄金价格被调低了,那也只能是因为不调整的话我们将遭受通货膨胀之苦。换句话说,也只有当黄金的数量变得过多,以致其价格明显应该下调之时,我们才会下调黄金的价格。
无论何时,只要黄金价格被上调,就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自动提高并因此而改善储备率:
1.刺激黄金持有者向联邦储备系统出售他们所持有的黄金,同时抑制从联邦储备系统购买黄金的企图。
2.提高联邦储备银行金库中所储黄金的美元价值。
例如,如果黄金的价格上调1%,则金库里原来价值为20.67亿美元(按20.67美元/盎司计算)的1亿盎司黄金的价值就提高了1%,也就是说,现在的黄金价格是20.8767美元/盎司,总价值为20.8767亿美元,增值了2,067万美元,而这将作为一项利润计入联邦储备银行的账本中。
相反,无论何时,只要黄金价格被下调,就会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自动降低储备率:
1.抑制黄金持有者向联邦储备系统出售他们所持有的黄金,同时鼓励他们从联邦储备系统购买黄金。
2.降低金库中所储黄金的美元价值。
这种损失当然也要计入联邦储备银行的账本中。
在这一计划下,无论是反通货紧缩还是反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委员会这一体系所拥有的权力都是不受限制的。它的购买力几乎是无限的。当它运用其购买力之时,不但会提高那些它所买入的商品和证券的价格,还会提高大量其他商品和证券的价格。这不仅仅是因为证券具有交互传导的性质,也是因为这种购买力一旦被运用,其影响便很难停止。那些接收到这种购买力的人会购买其他的证券和商品,并因此而提高它们的价格,依此类推,这样,这种购买力就会依次无限地传递下去。这种新的购买力的出现并不是以其他某些购买力的消失为代价的,这同个人消费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个人消费所花掉的钱在被他们得到之前都已经存在于流通中了。而美联储所发行的银行券及其他形式的信用都是新创造出来的,都是净增加的流通媒介。这种新的流通媒介会持续提高国家每年的购买力水平,直至其被收回。
为了说明联邦储备系统的这种购买力在当前的计划下在维持物价水平方面是如何势不可当,我们假设现在正有一场席卷全国的银行挤兑和囤积货币潮,而这正在导致流通媒介的不断失血。但这种失血不论有多严重,都可以做到失血有多快,补血就有多快:联邦储备系统可以通过购买其所发行的证券的形式向流通中注入联邦储备银行券,也可以用存款余额来支付这笔款项。但如果黄金价格被上调得比较充分的话,就没有必要降低储备率。而且,如果行动足够迅速的话,就不会出现囤积行为,因为囤积行为是通货紧缩的结果。如果行动不够迅速,则囤积行为可能会发生;然而,尽管侵袭着囤积者的那种恐惧经常是无理可循和变化无常的,强有力的行动还是至少可以将其所产生的后果抵消。
同样道理,只要有能力提高黄金的价格,黄金外流到其他国家也不能阻碍这一计划的防通货紧缩能力的发挥。其能力可能受到限制的唯一情况是,联邦储备系统为了搜集其所控制范围内的所有政府债券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证券而穷尽了整个现有的合法的证券市场。
我们再看看相反的情况,假设当前经济正因为投机性的活动而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贷款数额不断增长,以支票来提取的存款的数量也逐渐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必要的话,美联储可以无限制地抛售其新发行的债券,并收回联邦储备银行券(使会员银行及美国政府账本上的存款余额减少)。美联储未偿信贷的缩减会使会员银行也收紧它们向其客户所发放的信贷的规模。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它们的准备金率就将降到法定要求之下。这种信贷的缩减,规模是无限的,因为美联储所发行的债券数量也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只要美联储能够降低黄金的价格,则黄金从国外的输入就不会对美联储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当然,黄金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会使汇率发生改变。但由此而对对外贸易所造成的极小的不便如同其他不便一样,可以很容易地被人们考虑进来,而且也不会来得非常突然。况且,与国内贸易得以实现价格稳定这么大的好处相比,这点儿不便实在相形见绌;因为对外贸易的量是非常小的,大概仅为国内贸易的1/10。
而且,目前,我们几个主要的外国贸易伙伴都已经脱离了金本位制,因此基本上不会再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不便。最终,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所有重要的贸易国家都采取统一的稳定法规和政策。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充分保护物价水平免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那就是通货膨胀由政府主导时。政府由于拥有着最高权力,因此可以破坏任何定下的规则、脱离金本位制、增加货币供应量,以满足其自身的需要。
在出现大灾难的时期,例如战争时期,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法律没有办法防止政府主导的通货膨胀,因为政府就是立法者。但只要制定的规则得到了遵守,经济稳定委员会和联邦储备系统就可以完全控制流通媒介(包括存款货币),并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限制在任何可能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