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阶段所取得的进步
在一战期间,出现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需求。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一个负责战时货币购买力问题的委员会(成员包括凯默勒、罗亚尔·米克尔、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和沃伦·M.珀森斯在内)给出了如下报告:“委员会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货币单位价值的稳定是可取的,同时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也是可行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应该立刻将关注点放在计划的细节、采纳这一计划的时间,以及国际协议是否是绝对必要的等问题上。”
一战后的1922年,来自35个国家的代表在热那亚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其部分内容如下:“欧洲经济重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每个国家都能实现其货币价值的稳定。”同时,该决议还给出了“避免黄金的购买力出现宽幅波动从而导致……”的具体步骤。
道威斯赔偿计划(Dawes Reparation Plan)包含了这样一项条款(主要是由乔赛亚·斯坦普爵士促成),即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调整要求德国赔偿的数额。不幸的是,杨格计划中并没有包含这一条款。
据报道,瑞典中央银行已经为瑞典采纳了一项明确的稳定政策,他们利用一种新的指数作为指导,瑞典一份杂志[3]中的一篇文章大力赞扬了这一举措,这与英国所做出的声明相得益彰。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时,瑞典和英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都已经脱离了金本位制,尊敬的佩西克-劳伦斯询问了它们之间的合作情况,指出这些国家中的许多都已经选择将自身同英镑纸钞(paper pound)而不是黄金联系起来,将英镑纸钞作为一种国际本位。他证实了英国自从被迫脱离金本位制度后进行货币调控的好处,物价水平随即便出现了上涨,他还预言,除非黄金也能进行调控和管制,或者像他所说的成为“宪法规定的最高统治者,不再掌握独断专行的权力,却会按照人民的意愿来引领国家的命运”,否则英国可能不会再重新回归金本位制了。
在许多人看来,“当物价达到一种能够带来充足的利润边际的水平,或者失业人口降到100万人以下时,建立一个物价水平稳定系统”[4]是英国的意图。事实上,在1931年,由洛德·麦克米兰(Lord MacMillan)所领导的麦克米兰金融与工业委员会(Mac-Millan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中说:[5]“只要我们的国家有能力影响国际物价水平,那么我们的首要目标就应该是将物价水平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个较大的幅度,然后将其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且具有可控的稳定性。我们建议这一目标应该作为这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指导目标而被采纳。采纳这一目标本身就会带来重大而显著的变化。因为在一战前,几乎没有人认为物价水平能够或者应该成为关注的中心或当务之急,更别说会成为英格兰银行或其他国家中央银行金融政策的主要目标了。”
以前在塔夫脱[6]执政期间,曾有一份旨在呼吁召开关于物价水平的国际会议的决议通过了参议院的审议,但由于提交到众议院的时间太晚,因此未能赶在该届国会于1913年任期结束之前而生效。
1932年5月14日,众议院货币制度及度量衡委员会(the House Committee on Coinage,Weights and Measures)的一个下属委员会建议总统召开一次国际货币会议。6月,麦克唐纳(Mac-Donald)首相就美国是否应该考虑召开一次关于提高并稳定商品价格水平的会议向美国国务院征询意见(国务院给出了积极的答复)。后来,美国收到并接受了正式的官方邀请,会议由国际联盟负责召集,探讨的范围涵盖了包括物价水平在内的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几乎全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