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借来的钱投资股票

用借来的钱投资股票

同时,企业融资领域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从1921年到1929年,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新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多地采取股票而非债券的形式。这种降低债券比例的策略会带来一种好的效应:它可以让企业少受债务的拖累;因此,尽管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许多公司依旧在整个萧条过程中保持着大量股票发行的头寸。然而,伴随着债务负担由公司转移到个人,这种好处几乎被完全抵消。也就是说,为了购买股票,许多人都开始借债,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许多个人负债代替了以公司负债为形式的集体负债。而且,他们的借款类型都属于最高危险级别:基本上都是同经纪公司开立的保证金账户(margin account)[2],而这些公司的贷款都是通知贷款。于是,在由普通股所构成的企业股份之上,又叠加了一层主要由保证金账户和经济人贷款所构成的股权结构。

一些著作和文章中所发布的大量统计研究也助长了人们对于股票投资的这种偏好,这些研究告诉人们,在过去,债券为投资者所带来的收益低于分散化的股票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收益几乎是一种常态。[3]如果情况不再向前继续发展,那么这些研究所产生的效应可以说完全是积极的,因为那样的话整体的债务负担确实会小于债券作为人们主要投资方式时的情况;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债务在规模上却变得越来越大,其种类也越来越不稳定。

这种新的动向因信托投资的形成而被进一步加剧。信托投资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将客户的资金分散化地投资于各类股票。这些信托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就演化成了一种疯狂。许多信托企业依靠借来的资金进行运营,因此其资本金非常不稳定;而作为这些资本金所有者的个人同样也是使用借来的钱进行的投资,这又进一步推高了债务层级——权益上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