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大V话语权的表达边界

二、新浪大V话语权的表达边界

与普通用户相比,新浪大V的话语权具有相对的优势。政府、微博服务商等机构部门为确保意见领袖的话语实践不逾越社会价值标准,对他们也进行了一系列限制。同时,意见领袖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为迎合广大普通用户,也主动放弃了部分话语权。

(一)传播内容受到严格审查

加V实名认证对于新浪大V话语权的延伸和加强起到了正向作用,从审查的角度而言,这也为政府、微博服务商等机构对意见领袖传播的内容进行监督、审查和追责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敏感或违规的传播内容,微博服务商往往采取删帖、屏蔽、禁言或删除ID 等方式来处理,变相剥夺了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以禁言为例,由于不恰当言论被禁言的用户,每发出一条微博、回复或跟帖,都会被微博网管审核,延时放出或直接删除,由此迫使用户对言论进行自我审核和把关,使之符合主流要求。

新浪大V作为信息传播的爆发点和转折点,在微博场中占有话语权优势,因此,相关方面对意见领袖言论的审查较普通用户更为谨慎、严格,相对严密的审查管理对话语权的实现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二)主动放弃部分话语权

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广场,每一个用户都能在广场上围观或发声。大V作为位居微博广场中心的重要用户,受到其他用户的密切关注,但由于大V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他们发布的微博内容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期待,某些内容也可能引起部分草根的不满甚至愤怒。为避免自身形象受损,许多大V往往会主动迎合民意,顺应大部分用户的期待,选择恰当的言论。

王楠丈夫郭斌发微博称住日本酒店时放水解气,事后承认那是小时候不懂事的行为,但微博舆论仍然抓住他第一次有关此事的微博不依不饶。群体往往是非理性的,容易被情绪感染,为迎合粉丝群体情绪化的心理,新浪大V也偏好对某些事件进行简单的情绪化处理,最终可能激发群体语言暴力。比如,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其妻马蓉就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对象,连没有在第一时间支持王宝强的明星徐峥、邓超等都成了网民指责、攻击的对象。极少有用户理性地探讨爱情、婚姻、家庭,即使有也被大量负面信息淹没了。新浪大V为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在表达技巧和思想观点上故意迎合草根代表的网络公意,二者的相互迎合极易造成“网络舆论一律”现象,并不利于网络乃至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新浪大V还需要配合相关部门执行宣传任务。2013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3·15”晚会,在晚会进行时,演员何润东发了一条微博:“#315在行动# 苹果竟然在售后搞这么多花样?作为果粉很受伤,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乔帮主吗?对得起那些卖了肾的少年吗?果然是店大欺客吗?大概8点20发。”由于晚会播出内容与大V的微博内容一致,网友认为“大概8点20发”清楚地暴露了明星大V何润东的此条微博是配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