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媒体意识,增强网络中的科学理性

二、培养媒体意识,增强网络中的科学理性

目前,互联网的舆论力量主要包括民间意见领袖、市场化媒体、体制内媒体和政务微博四支。微博平台鼓励大V创作更具互动体验的内容,大V人格化定位的塑造也使用户与新浪大V的关联更紧密。相较于体制内的媒体和政务微博,民间大V下基层、接地气的整体行为特征有利于他们客观地把握国情和主流民意,更好地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大V相对超然的地位和较少的预设立场对公众的说服力更大,属于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媒体资源。培养大V的媒体意识,即在其认清自身影响力的基础上增强其作为政府与民众间信息传递和思想解析的桥梁作用,鼓励学术文化资源的互联网运用,在夯实文化土层的基础上,培植他们在网络中的科学理性。

媒介类新浪大V自身便是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呈现的是传统媒体的观点。媒介大V对媒介运行规律更加熟悉,对新闻宣传规律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所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失范行为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其他新浪大V而言,微博表达的规范意识相对较弱,因为在他们成为微博意见领袖之前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他们对新闻传播规律并不了解,发布的微博多半依据自身的兴趣,对所发布、转发或评论的消息很少进行考证,因而成为失范行为发生的重灾区[10]。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受刻板印象影响的某些新浪大V将矛头直指女司机,而不是查证坠江真相。新浪大V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应该理性思考,力求为公众提供真实、全面、专业的解读。